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漫話”豐子愷:畫緣、酒癮與童心

  • 發佈時間:2016-01-30 01:30:39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人物紀事

  1924年,豐子愷畫作《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在朱自清、俞平伯主編的《我們的七月》上發表。《文學週報》主編鄭振鐸看到大加讚賞,説:“我的情思被他帶到一個詩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種説不出的美感。”此後,《文學週報》開始連載豐子愷的畫作。鄭振鐸稱豐子愷的畫為“漫畫”,豐子愷因此被目為中國“漫畫的鼻祖”。

  “緣”來是畫

  日寇侵入中國後,為了不做亡國奴,豐子愷帶領一家老少十七口,從浙江流亡至大後方,一路上,驚險萬狀,困苦不堪,但他的執著似乎感動了上蒼,數次山窮水盡,總能峰迴路轉,終於經湖南、廣西,抵達桂林。

  後來,豐子愷又離開桂林師範學院去了宜山(今宜州)浙江大學任教。國民黨消極抗戰,連宜山都守不住了。豐子愷一家決定趕赴貴州都勻。這一回兵分兩路,豐子愷先讓幾個大孩子帶著輕便的行李擠車去都勻,剩下的老少和行李再想辦法搭車前往。

  幾個大孩子走了。剩下的幾個人卻根本買不到車票。困守在旅館中的豐子愷憂心如焚。旅館老闆久聞豐子愷大名,寬慰他説,一旦這裡失守,可躲到他位於深山裏的老家。豐子愷感謝對方的好意,又擔心沒有生活來源。老闆説,可以寫字畫畫換取一點糧食。見豐子愷有些心動,老闆立即提出要求,説自己父親今年七十大壽,想請豐子愷給父親寫付壽聯。豐子愷答應了,揮毫寫了一幅八言的壽聯。油光紙吸墨慢,老闆將對聯抬到屋外曬。

  稍縱即逝的轉機由此出現。

  當地一位加油站站長恰好路過,看到署名豐子愷的壽聯,大喜過望。當即叩門拜見。交談中得知豐子愷一家困境,就告訴豐子愷,明天有一班車去都勻,車上幾個座位是留給他家人的,現在可讓給豐子愷一家。

  第二天站長帶司機來核實人數和行李。不過他也並非一無所圖。他向豐子愷提出要張畫。

  巧遇加油站站長,讓豐子愷一家絕處逢生,安然抵達都勻。豐子愷將轉機的突然出現歸結于“緣”:

  “當時那副對聯倘不拿出去曬,趙君無由和我相見,我就無法得到這權利,我這逃難就得另換一種情狀。也許更好;但也許更壞;死在鐵蹄下,轉乎溝壑……都是可能的事。人真是可憐的動物!極細微的一個‘緣’,例如曬對聯,可以左右你的命運,操縱你的生死。而這些‘緣’,都是天造地設,全非人力所能把握的。”

  “酒”經考驗

  豐子愷喜歡喝酒,即使在流亡途中,杯中物也不可或缺。但豐子愷只喝家鄉的黃酒,不喝白酒。他不喝白酒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白酒易醉,黃酒不易醉。

  鄭振鐸是豐子愷的命中貴人,沒有他的大力舉薦,豐子愷不會那麼快步入畫壇並廣為人知的。

  一次鄭振鐸去杭州西湖玩,晚間去找豐子愷聊天。當時兩人已各自飲了一斤黃酒,但豐子愷還是拿出酒來待客,兩人在月下痛飲,下酒物也特別,是數學家蘇步青的一首詩:“草草杯盤共一歡,莫因柴米話辛酸。春風已綠門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酒逢知己千杯少,就這樣兩人又各自飲了一斤黃酒,鄭振鐸方起身告辭,晃著高大的身體,帶著一身酒香,飄然而去。

  文革期間,豐子愷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住進“牛棚”接受改造。幹臟活,吃粗糧,睡地鋪,這些豐子愷都能忍,就是晚上沒酒喝,令他度日如年。不得已,想出個辦法,讓家人送一瓶黃酒來,對看守人員謊稱是藥酒治病用。這樣一來,每晚臨睡前來一杯“藥酒”,豐子愷就樂不思“家”,安心改造了。

  永葆童心

  豐子愷喜歡孩子,特別重視對孩子們的教育。孩子小時他教他們讀《古文觀止》,背《古詩十九首》,還指導孩子們學英語,用的課本是《培根論文集》。豐子愷特別欣賞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帶領孩子一讀再讀。週六,豐子愷召集孩子們開一次家庭學習會。為激發孩子學習興趣,還花五元錢購了一些果品糕點。學習會因此得名為“和諧會”。豐子愷家鄉話中,“五元”念做“和諧”。後來物價上漲,買果品需要十元,學習會改名為“慈賢會”,在家鄉話中,“十元”念作“慈賢”。學習會的主要任務是背古詩文。

  為了讓孩子們能背誦屈原的《離騷》,豐子愷將長詩寫在折扇上,希望孩子們夏天扇風時順便背誦。

  豐子愷的許多畫作取材于自家的孩子,他也為孩子寫過多首詩。一次爬黃山豐子愷詩性大發,把女兒“豐一吟”的名字寫入詩中:

  結伴遊黃山,良展值暮春。美景層層出,眼界日日新。

  ……

  客中逢雙喜,遊興忽然增。掀髯上天都,不讓豐一吟。

  女兒看了抗議,豐子愷就將“豐一吟”改為“少年人。”

  一次,女兒豐一吟教鄰居家的兩個孩子芳芳、萍萍唱李叔同先生的《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豐子愷在旁邊聽到説:“一吟,你教孩子唱‘知交半零落’,不大好。”女兒答:“可這首歌真好聽啊。”於是豐子愷動手將這首詩作了如下修改:

  星期天,天氣晴,大家去遊春。

  過了一村又一村,到處好風景。

  桃花紅,楊柳青,菜花似黃金。

  唱歌聲裏拍手聲,一陣又一陣。

  豐子愷小兒子、兒媳長期分居兩地,孫子小羽只能寄居在外婆家,對這個小孫子,豐子愷最為疼愛憐惜,曾為他賦詩一首:

  小羽生四月,小臉極可愛。

  父母各一方,形似三角戀。

  小羽叫媽媽,淚濺桃花臉。

  媽媽在天津,如何聽得見。

  小羽叫爸爸,聲音一連串。

  要向石家莊,播送無線電。

  安得縮地方,千鄉如一縣。

  天下有情人,朝夕長相見。

  豐子愷終其一生都能與孩子打成一片,是因為他有一顆不老的童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