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讓孩子與“小胖墩”“豆芽菜”説再見

  • 發佈時間:2016-01-29 01:30:41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砂鍋

  營養失衡、運動能力下降導致兒童生長遲緩、低體重、肥胖,孩子們生長髮育存在“過胖”與“過瘦”兩極分化現象,請關注——

  要是把我們現在餐桌上的食物與父母那一代相比,用天壤之別來形容或許都不為過,雞鴨魚肉這些在以前只有逢年過節才能擺上桌的食物,現在早已經飛入日常的百姓家,可挑食、偏食、厭食也在這個時候開始凸現出來。

  日前,在由國家衛計委中國健康教育中心指導,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武田制藥共同發起的“健康未來”大型公益項目啟動會上發佈了《兒童健康成長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家長養育誤區導致孩子們在生長髮育方面存在兩極分化現象——營養不良和肥胖。

  營養失衡問題突出

  《兒童健康成長調研報告》調研歷時40天,覆蓋北京、上海和貴州三個地區,報告內容顯示:在營養方面,超半數受訪者的孩子經常吃“火腿腸”(57.3%)、“膨化食品”(50.1%)和 “冰激淩等冷飲”(48.8%)等零食食品。在身體發育方面,近四成的受訪者認為孩子身高“低於平均身高10%”就是疾病;另外,超過兩成的受訪者認為自己的孩子分別存在“身材矮,身形消瘦”、“超重虛胖,過早發育”和“體格發育落後,運動能力下降”等發育不良問題。

  “從三個地區的報告內容來看,營養失衡問題比較突出。”北京協和醫院內分泌專家伍學焱指出:飲食習慣關係到兒童健康。有些父母過度溺愛孩子,長期無原則地順應孩子們不合理的飲食要求,這往往是導致孩子們挑食、偏食的一個重要原因,其結果是使孩子得不到促進生長髮育的合理營養,産生兩極分化,兩者都屬於營養失衡問題。

  挑食偏食害了孩子

  大家總覺得肥胖和營養不良、貧血是兩個極端,但伍學焱卻認為,都是因為飲食上出現偏頗才導致這幾種結果。

  營養不良的孩子去掉遺傳因素,往往是因為偏食造成的,這些孩子也許喜歡吃肉,但不喜歡吃主食和蔬菜,可人體消耗的熱卡大部分出自糧食、蔬菜,其次才是蛋白質,喪失了熱卡的基本來源,孩子的成長必然要出問題。

  對於貧血的孩子,病因往往是因為缺鐵,而鐵的吸收要靠維生素C的幫助,而維生素C又主要來自蔬菜,所以不吃蔬菜的孩子最容易患貧血。

  肥胖的孩子,一來是喜歡吃零食,從來不讓自己的嘴巴閒著,尤其喜好高熱量的食品,像炸雞等等;二來吃東西沒有節制;第三吃飯快,直接造成吃得多,胃口也被“撐”大;四就是不喜歡運動,於是越來越胖,越胖就越不喜歡運動,惡性迴圈。

  以上三種孩子都容易被一些疾病“青睞”,比如説貧血的孩子容易精力不集中,影響學習生活;營養不良的孩子抵抗力差,感冒發燒也比別的孩子勤;而肥胖除了影響孩子的運動機能,其他小朋友的歧視,更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陰影。

  營養過剩易誘發性早熟

  “在身體發育方面,從報告內容可以看到,家長對孩子的身體發育問題重視度較高,但在進行自我判斷時仍然存有一定誤區,如超四成家長認為身高‘低於平均水準10%’就是疾病。”伍學焱表示,單純以平均身高多少判定是否患病並不科學。影響生長髮育的因素較多,有先天和遺傳、營養、疾病、環境、激素以及心理等多個方面。“如果發現孩子比同齡同性別兒童矮5—6釐米,並且保持這種狀況超過一年,應該考慮就診。”

  另外,伍學焱認為,隨著飲食營養結構不斷完善,化學藥物和化學製品增多及各種環境因素的變化,使得兒童生長髮育年齡普遍提前。“目前醫學上可知的性早熟發生的主要客觀原因有營養過剩、光照過度等。”

  性早熟就是被過多的營養和高脂肪“補”出來的。營養過剩是性早熟的一個重要誘因。不少家長有一個營養的誤區,認為加強營養一定要多吃雞鴨魚肉。實際上,過多蛋白質的攝入,會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制孩子食欲。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後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得身材偏矮。而且高糖、脂肪過多的食物,還有可能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性早熟患兒一定要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建議父母常和孩子一起洗澡,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觀察孩子,一旦發現有異常,應立即帶孩子前往醫院檢查診斷。”

  最後,伍學焱強調,家長應幫助孩子調節生活方式,均衡營養,充足睡眠,適當運動,保持愉快的心情等等,都能有效延長孩子的生長週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