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德國企業眼中的新工業革命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一列火車的空調在旅途中突發故障,乘客雖仍能抵達目的地,但乘坐體驗將大打折扣,而新一輪工業革命帶來的‘前瞻性維護’能夠提前預判和解決故障,在給顧客提供穩定、舒適服務的同時,降低企業維修成本……”以這樣的例子做開場白,歐洲最大的軟體公司德國思愛普(SAP)公司負責生産和創新的董事會成員貝恩德·洛伊克特,在瑞士達沃斯描述了他眼中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事實上,德國很多企業家對於新工業革命的關注要追溯到數年前。早在2011年,德國人工智慧研究中心負責人沃爾夫岡·瓦爾斯特爾就在漢諾威工博會上提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念。他當時發出號召,德國企業必須準備迎接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帶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

  目前在德國,人們把資訊通信技術與傳統製造技術結合起來,通過在機器中安裝感測器和無線通信晶片,讓機器學會了“説話”——機器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會被記錄下來,在出現異常的時候可以自動報警,使人們能實時監控機器的工作狀態,確保機器持續、良好地運轉。這就是時下熱議的“工業4.0”技術,也是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特徵。

  更形象地説法是,裝上感測器和通信功能組件的機器有了“大腦”“嘴巴”和“耳朵”,變成了能“説”、能“聽”、能交流的智慧機器。除了能以自己的方式向使用者傳遞資訊外,機器與機器之間也有了相互交流的能力。在德國傳動與控制設備生産商博世力士樂公司的工廠裏,人們就可以找到這樣“活”的機器。

  貝恩德·洛伊克特結合自家産品介紹説,思愛普為義大利鐵路公司超過2000台機車和列車車廂安裝了600萬至700萬個感測器,這些感測器不間斷地收集、傳輸列車各部分的數據,不僅包括機車動力數據,還有空調等設備數據。例如,在空調可能出現故障前一至二周,系統就會做出提示並提供解決方案,工作人員能夠做到未雨綢繆。“不僅能更好地服務乘客,還能節約維修成本8%至10%。”

  今年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的主題是“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意在對這一話題展開全方位的探討。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在其新作《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新技術的涌現為特點,將不斷融合物理、數字與生物世界的界限,對世界上所有學科、經濟體與行業産生重大影響,甚至撼動人類對自我的認知。

  對普通消費者而言,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變化首先反映在個性化溝通和服務上。洛伊克特説,未來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渠道與企業溝通對話,“一場對話可能從一家旗艦店開始,之後通過電話客服中心、電子商務網站得到延續”。談到軟體在智慧製造中的作用,在思愛普工作20多年的洛伊克特説,數據是智慧製造的基礎,要靠軟體將數據智慧化。他説,中國華為公司有強大的硬體技術,思愛普擅長軟體,在新一輪工業革命浪潮下,彼此開展戰略合作,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市場互補,中國公司對全球新一輪工業革命也將作出重要貢獻。

  在全球諮詢公司IHS首席經濟學家納裏曼·貝拉韋什看來,勞動生産率的提高,意味著全球經濟將迎來長期增長的良機。他説,近年來新技術出現爆髮式增長,隨著人們對各類新技術的持續投入,勞動生産率將得到顯著提高。這意味著世界經濟從長期看將重拾動力。(沈忠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