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突然離職 戴雷離開英菲尼迪的三個意外

  • 發佈時間:2016-01-29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道先生

  戴雷辭去東風英菲尼迪及英菲尼迪中國總經理一職令人很意外,也就在幾天前原本該舉行的年底媒體溝通會意外取消。1月25日曝出“戴雷加盟和諧富騰合資公司”也是令人意外,和諧富騰合資公司老闆之一馮長革在北京開的寶馬4S店華德寶2011年開業,戴雷是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行銷高級副總裁身份參與開業典禮的,如今甲方變為乙方。

  先説説第一個意外,2013年,英菲尼迪從奧迪北美總裁一職上挖來了約翰·德·尼琛 (JohandeNyss-chen),讓後者坐鎮香港總部督陣中國業務,而後者則從華晨寶馬挖來了戴雷,以切實推進英菲尼迪品牌行銷在中國的落地。戴雷在尼琛的支援下,英菲尼迪在中國基本複製了寶馬的市場行銷模式,在2013年初提出“敢愛”行動,隨後贊助了《爸爸去哪兒》、《舌尖上的中國》等節目後,品牌認知度大幅提升,銷量也是扶搖直上,2013年在華同比增長54%,2014年同比增長76,2015年%同比增長33.8%進入4萬輛俱樂部。

  然而,人事更疊也是變幻莫測。2014年7月份,入職一年半左右的尼琛離開英菲尼迪,彼時,關於戴雷還能呆多久,特別是在華複製寶馬模式能否繼續的疑問也是油然而生。從日産全球副總裁安迪帕爾默兼任英菲尼迪全球總裁,到克魯格接任英菲尼迪全球總裁這一年多來,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也是從無到有,戴雷的職銜上多了個東風英菲尼迪總經理,但戴雷這一年半來又在英菲尼迪做了什麼呢?想來想去,除了配合中方完成英菲尼迪Q50L和英菲尼迪QX50的上市,這段時間英菲尼迪在品牌宣傳的力度陡然下降。我們無從知曉戴雷這段時間還做了什麼、在思考什麼,但筆者猜測他也在等待離開的時機。

  再説説第二個意外,2014年9月份東風英菲尼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正是東風汽車以及整個汽車行業人事波詭雲譎之時,戴雷與中方的派駐幹部執行副總經理雷新磨合需要時間,雙方對於合資公司的發展理念需要時間達成共識,就連戴雷休個假也是傳得沸沸颺颺,內部到底怎樣,我們不知道。但原本定於2016年1月15日的媒體年度溝通會延後之後再取消,戴雷真沒有露出半點要走的口風嗎?

  筆者再説説第三個意外。戴雷加盟的和諧富騰合資公司最大股東是和諧汽車,為內地第二大豪車及超豪車品牌經銷商,2013年香港上市之前在業界鮮為人知。2011年底和諧汽車在北京開設寶馬4S店——華德寶,戴雷彼時親自參加開業典禮。在此前,其經營的所有門店均位於河南省內,其在“北上廣”的擴張步伐與競爭激烈的豪華車市場都曾讓外界對和諧汽車未來前景産生質疑。

  2012年之前,和諧汽車並無銷售超豪華品牌,所有新乘用車銷售收入全部來自寶馬、雷克薩斯及MINI三個豪華品牌。2012年開始,和諧汽車開始銷售6個超豪華品牌,乘用車包括勞斯萊斯、阿斯頓馬丁、路虎、捷豹、法拉利和瑪莎拉蒂。也就在這幾年間,超豪華品牌在華銷量一再下滑,2015年勞斯萊斯在華下滑54%,法拉利和瑪莎拉蒂也小幅下滑,阿斯頓馬丁可説是日落西山。當年和諧汽車招股書中寫明,購買超豪華品牌乘用車的客戶一般對客戶品質預期較高,故單店的超豪華品牌乘用車銷量一般較豪華品牌低,因此,門店營運不能適應超豪華品牌需要。這一點也暴露其在經營上的劣勢。

  高盛去年9月份發表報告指出,和諧汽車由於産品降價及産品組合不佳,其豪華汽車的平均銷售單價按年下降12%,汽車銷售收入減少亦令公司佣金收入下跌。再看下和諧汽車控股的和諧富騰,根據計劃,富士康將負責電動車的設計與生産製造、和諧汽車負責行銷和服務、騰訊則負責車載網際網路産品和平臺搭建,三個新能源汽車領域“白丁”能否運營好仍是未知數。

  還有一點,筆者要説下,過往車企老總跟隨民營經銷商老闆“不適應”的案例比比皆是,尤其是中國民營經銷商集團老闆與職業經理人共度春夏秋冬的案例太少了,不少車企高管投奔投身經銷商集團後又回到整車企業,比如原東風日産市場行銷副總部長陳瑋離開大連中升集團回到東風體系。至於原因,個中滋味,唯有局中人才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