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動力源”

  • 發佈時間:2016-01-28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  陸婭楠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年伊始,中國經濟的年報分外搶眼: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仍高達6.9%!一個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的中國經濟,正有力地拉動著世界經濟。

  6.9%的速度雖比以往略低了些,但放在全球坐標上看,中國經濟還是一個標準的“高富帥”——

  增速領跑。去年全球經濟增速超過6%的經濟體,只有中國和印度,而印度的經濟總量只有中國的1/5左右。

  增量可觀。經初步核算,2015年中國國內生産總值676708億元,經濟總量是25年前的10倍多;經濟增量約為63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排名20位左右的一個國家全年GDP總量。在日前舉行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論壇創始人施瓦布就表示,“中國6.9%的GDP增量相當於瑞士全年的GDP。”

  品質更佳。第三産業比重已佔到50.5%,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達到60%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從2010年的50.9%提升到2015年的55.1%,經濟結構更加優化。同時,我國就業穩定,物價溫和,居民收入穩定增長。這些都表明經濟增長的“含金量”在不斷提高。

  在國際市場跌宕起伏、風雲詭譎的2015年,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的“動力源”“壓艙石”——

  境外消費動力足。去年我國居民銀聯卡海外消費額超過1.1萬億元,同比增長30%。

  對外投資增長快。2015年,我國境內投資者累計實現對外投資7350.8億元,同比增長14.7%。特別是交通運輸、電力、通訊、裝備製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增幅巨大。

  大宗商品進口足。2015年,我國進口鐵礦砂9.53億噸,增長2.2%;原油3.34億噸,增長8.8%;大豆進口更是增長逾44%。知名機構美銀美林在近期的報告中指出,僅憑中國經濟,不可能讓全球陷入衰退,而且中國也並非推動油價下跌的因素,因為中國的原油進口量並未出現大幅下降。

  更重要的是,中國還為世界經濟拓展增長“新空間”。“一帶一路”建設的提出和實施、亞投行的成立等,都為國際合作提供新機遇。商務部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相關的49個國家的直接投資額合計148.2億美元,同比增長18.2%,佔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2.6%。去年,中國已同20多個國家簽署産能合作協議,初步形成覆蓋亞洲、非洲、拉美、歐洲的國際産能合作佈局,帶動了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開創了南北和南南合作新模式。

  保守估計,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25%以上,而根據海外一些投資機構的分析,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為3.1%,中國貢獻了1.3個百分點。

  站在“十三五”的新臺階上向前看,中國仍將向世界釋放滿滿的“正能量”——

  “正能量”來自深化改革。財稅體制改革迎來“營改增”全面實施元年,預計一年將減輕企業稅負近6000億元;科技體制改革將進一步提高創新驅動力,戶籍制度改革將打通城鄉發展空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將實現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的整體提升,使中國經濟順利邁向“雙中高”。

  “正能量”來自政策紅利。貿易便利化的全面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建設方略的加速實施,都將打破各種壁壘,為國際合作提供新路徑、新空間。

  “正能量”還來自調控智慧。近幾年,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我們沒有搞強刺激,主要依靠改革增強經濟活力,既穩定了經濟,也為下一步調控留下了空間,中國創新宏觀調控政策工具箱裏的工具還有不少。一旦經濟出現滑出合理區間的可能,我們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中國經濟絕不會出現“硬著陸”。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經濟韌性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徵沒有改變,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改變,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改變,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這些有利因素與各種“正能量”正形成合力,向世界傳遞著中國信心:中國經濟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長,仍將是世界經濟巨輪行穩致遠的重要引擎。

  (相關報道見第二版)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8日01 版)

動力源(60040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