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伏霖:中國經濟長期增長前景可期

  • 發佈時間:2015-12-21 17:04:02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速放緩大背景下,國際學術界對中國經濟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表現出了各種擔憂,甚至更有戴“有色”眼鏡的西方媒體借機唱衰中國經濟,鼓吹中國經濟內部出了大問題,未來中國經濟增速將持續下滑,將重蹈拉美經濟體長期增長停滯的覆轍,渲染“中國增長極限論”和“中國經濟崩潰論”。

  不可否認,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是無可爭議的事實,GDP增速從2010年的10.4%已經下降到2015年前三季的6.9%。然而,筆者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從高速向中高速的換擋,絕非西方媒體所鼓吹的“衰退”和“崩潰”,而是政策主動調整和週期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和筆者的合作研究來看,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

  短期來看,儘管週期性因素和結構調整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但應該看到減速過程中經濟結構和收入差距等方面都在積極地改善。例如,居民消費佔GDP的比重不斷提高、服務業佔比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對增長貢獻穩步提升、農村每人平均收入增長速度超過城市、中西部地區承接沿海産業轉移的同時加速發展新興産業等等。筆者認為,經濟短期的適度減速,非但不是經濟增長潛力喪失的表現,更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政策的效果顯現。相信隨著全球經濟的復蘇和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推進,未來經濟增速下行的壓力會逐漸緩解。

  從更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的潛力如何?已有的國外相關實證研究中對中國經濟大國特徵和關鍵增長動力的分析是考慮不足的。為此,清華大學李稻葵教授與筆者在總結了全球100多個經濟體戰後70多年增長典型事實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後發經濟體中長期增長潛力的初始稟賦,發現“高品質人口”、“對發達經濟體開放”和“高效且穩定的政府”稱之為“三好學生”的指標對於後發經濟體的跨越式增長至關重要,三個指標同時滿足時一個後發經濟體就能夠實現從中低收入到高收入階段的跨越。相反,只要其中一個條件無法滿足,都無法實現跨越式增長。

  中國具備了跨越式增長的“三好學生”條件。當前中國每人平均收入只有領先經濟體24%左右的水準,而與領先經濟體的差距是解釋一個正在實現跨越增長的最基本因素。據此我們預測,中國在未來10-15年增長潛力在7%到8%之間,到本世紀中後葉中國每人平均GDP有望達到領先經濟體75%的水準,成為中等發達國家。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潛力依然巨大,所謂的“中國增長極限論”和“中國經濟崩潰論”根本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