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經濟從孵化創意開始(經濟透視)
- 發佈時間:2016-01-27 00:00: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筆者走訪幾家南韓“創造經濟革新中心”,其創新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例如,為遊客提供定制化旅遊服務的通信SIM卡,幫助農戶控制農作物塑膠大棚的遠端操控系統,用途廣泛的超小型奈米技術光譜感測器,利用物質在不同狀態下對光源照射的傳感圖像不同的原理判斷空氣的品質、蘋果的甜度、牛奶是否變質……
大力推動“創造經濟”是南韓總統樸槿惠就任以來最重要的一項施政措施。目前,南韓政府已在全國17個省級行政區設立了“創造經濟革新中心”,由地方政府與大企業配對,根據地區特色,並結合參與建設企業的技術優勢,推動不同領域創新發展。這些“孵化器”一方面為風投企業、初創企業及個人的創意提供資金、法律、産業化等“所有”支援和幫扶,降低創業門檻,鼓勵全民創客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幫助當地工商業者或農戶提高收入,增加就業,振興地區經濟。
長期以來,大企業是南韓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南韓三星、現代汽車、SK、LG四大財團的銷售額佔南韓國內生産總值比例,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20%上升到現在的60%。然而,嚴重的財團聚集現象使企業缺乏靈活性,也導致財富分配失衡。面對以大企業為主導的經濟模式日漸衰竭、國家經濟不振,南韓政府在過去20年多次推動發展風險企業。但由於一味追求低成本和提升生産效率,重銷量勝過重創意,效果並不顯著。
近年來,南韓提出了“南韓版矽谷海灘”“南韓版谷歌園區”“智慧農業的麥加”等一系列構想,以期打造以創意和改革為基礎的創造經濟生態圈。簡單地説,就是大企業出資金、出技術、提供渠道,將過於集中的資源進行再分配,風投成功帶來的創意和增長點被“再回收”,以形成良性迴圈。創造經濟戰略的提出,為大企業將現實矛盾轉化為動力、改善風投環境等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按照南韓總統樸槿惠的設計思路,革新中心將為好的創意轉化為産業打下基礎。從創意到産業,從萌芽到成熟,南韓創造經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走向成功,創造輝煌,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如何克服機械化地區分配和大企業配額制等局限,增加靈活性;如何確保創業公司在政府資金扶持停止後享受與大企業同等的競爭環境。此外,營造健康的創新文化和制度,包容創業者的失敗也非常重要。一項相關調查的結果表明,美國允許創業者失敗、東山再起的次數平均為3次,而在南韓只有1.3次。失敗可恥的心態,從源頭上就切斷了創意的源頭。
創新是推動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創新需要堅持。“我絕不言棄。我只是發現了1萬種行不通的方法……”一家革新中心窗戶上的標語給筆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雖然變化並非朝夕之間,但南韓創造經濟戰略推進創業企業的發展,其經濟效果值得期待。
《 人民日報 》( 2016年01月27日2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