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如何做大冰雪遊市場蛋糕

  • 發佈時間:2016-01-27 05:52:5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最近,但凡北京天氣不好,周邊的滑雪場就會異常火爆,滿滿都是出來避霾和找樂子的人;身邊的小夥伴也總嚷嚷著“最冷的時候到最冷的地方去”,並開始做起去哈爾濱感受冰燈雪趣、去查幹湖嘗試鑿冰撒網的旅遊攻略。這説明什麼?嚴寒的天氣和冰雪的神奇,不再只是于童話故事中才令人嚮往,冰雪遊市場正在“加溫”。

  當下,旅遊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而最穩定的消費模式就是生活方式消費,一旦人們將冰雪遊作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樣的消費模式就是可持續的、常態化的,穩定的産業也就形成了。但我國冰雪遊起步較晚,在目前國內旅遊的大蛋糕中佔的份額還比較小。這是劣勢,當然,也是優勢,意味著還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可以挖掘。此外,體育賽事産生的粉絲經濟往往對旅遊業具有促進作用,本不是中國遊客熱門旅遊目的地的俄羅斯索契卻在舉辦冬奧會後吸引大批中國體育迷前往,就是很好的例證。而北京張家口聯合申辦2022年冬奧會成功,讓人們更有理由相信,我國冰雪遊市場有得做。

  既然有得做,就要考慮怎麼做。換句話説,在“加溫”的時候就要提前想好“保溫”的事。如何“保溫”?存量和增量可以被當作主要著力點。

  對於存量,即既有的冰雪遊資源和産品,要提升其水準。目前來看,不妨在兩方面下功夫。首先,優化冰雪遊産業結構。除了交通制約,我國冰雪遊産品普遍存在粗放發展、服務欠缺等問題,修建滑雪場往往也是一擁而上,産品缺乏有效組合。為此,應對資源集中的東北地區冰雪遊産品進行系統化管理和推廣,並以與南方地區“交換冬天”的互動推介方式增加看點;地方政府對修建雪場要有統一規劃,依法管理監督,避免資源重復浪費和惡性競爭。其次,改變滑雪場單一盈利模式。雖然國內大型滑雪場人氣攀升,但其收益主要來自場地、器材租賃、餐飲、滑雪技術教學,盈利空間有限。而國際上的成熟雪場大多是以旅遊度假目的地的規格來開發的,提供滑雪、住宿、餐飲、商業、娛樂、會展等綜合服務,是個滑雪旅遊綜合體,有助於彌補滑雪淡季的盈利空白。要想讓冰雪等“冷資源”真正成為消費新熱點,這不失為探索的方向。

  對於增量,即潛在的冰雪遊資源和産品,要深挖其內涵。目前來看,可以從三方面發力。首先,用好民俗砝碼。如果把冰雪遊始終界定在經濟範疇,就無法凸顯其內涵,唯有將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融入其中,形成別具一格的冰雪旅遊産品定位,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冰雪遊才會越來越具有中國特色,“天越冷、雪越大、人越多”的場景才有可能出現。比如,關東民俗文化中的粘窗花、貼對聯、品嘗凍柿子、吃殺豬菜等都是吸引遊客的招數。第二,做好體驗文章。説到底,旅遊最終給人們留下的是一段回憶,而體驗有助於加深回憶。在冰雪遊日趨成熟的今天,如何將體驗演繹得更好是重點,也是難點。我們不妨借鑒冰雪遊發達國家的經驗,比如芬蘭的冰雪城堡、瑞士的冰雪酒店、南韓的冰雪溫泉等,將更多體驗冰、體驗雪的手法運用進來。第三,發揮好企業優勢。隨著簡政放權力度的不斷加大,冰雪遊等諸多市場將以更開放的狀態迎接社會參與者,當政府手中的冰雪遊資源與旅遊企業掌握的客戶端流量資源相結合,冰雪遊市場活力將進一步釋放。

  總之,做人,講究未雨綢繆;做事,更要提前思量。只有在市場“加溫”的過程中就提前做好“保溫”的功課,才不會面臨冷卻下來的風險。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