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商打假背後的“圓珠筆芯”之困

  • 發佈時間:2016-01-26 02:31:1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網際網路+

  無論是目前熱議的僵屍企業去産能,還是總理“曝光”國內連圓珠筆芯都難以生産,都顯示的是經濟轉型之困。而這恐怕才是假貨氾濫甚至一度成為中國製造代名詞的原因之一。

  據報道,近日阿里巴巴發出“英雄帖”,向全國招募大批打假特種工作人員。招募的條件非常苛刻,包括要求5年以上工作經歷;具有公安經濟犯罪偵查等經驗;具有網路犯罪調查經驗和數據偵查思路等。這已經是我印象中的阿裏,在年內的第N次打假行動。

  電商已經是中國經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領域之一,中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的産業向智慧驅動的新型産業方向發展。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應用,網上購物迅速發展,每年以超過20%的速度在增長。到現在,線上銷售額已經超過全社會商品銷售額的12%,而且,這個比例還在急速的增長之中。

  遺憾的是,名目繁多的商品,也為假貨創造了無窮大的空間。正如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所説,“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網上零售市場,電子商務非常具有潛力,但也是假冒偽劣重災區。”

  一邊是電商疲於打假,一邊是假貨屢禁不絕。假貨難道是電商難以避免的原罪嗎?未必如此。過去幾十年中,中國依靠投資,尤其是外商投資、出口,以及龐大的土地經濟建立起來的發展模式,至今沒能實現真正轉型。産業升級與調結構的道路依然漫長。無論是目前熱議的僵屍企業去産能,還是總理“曝光”國內連圓珠筆芯都難以生産,都顯示的是經濟轉型之困。而這恐怕才是假貨氾濫甚至一度成為中國製造代名詞的原因之一。

  有數據顯示2014年和2015年,阿裏集團在消費者保障及打假方面的投入超過12億人民幣。因此,如果不能在源頭上堵住假貨生産的原動力,勃興中的以阿裏為代表的電商依然會陷於需要不斷投入大量金額打假的無奈困境。

  假貨氾濫背後,已經顯示市場的博弈正在進入零和狀態:一項遊戲中,遊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遊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也就是説,在整體經濟環境中,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

  一直以來,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心頭的痛,無法做出高端、高附加值的産品,就只好在低層次生産裏面打轉。結果就是,假貨、次品層出不窮,污染嚴重。在假貨生産的供應鏈中,售假不是原罪,生産假貨背後的低産能惡性迴圈可能才是最大之因。

  央視和國家工商年年都在打假,但被曝光的不過滄海一粟。如今阿裏也加入了不斷打假的大軍之中。時至今日,我們有必要反思,持續的零和博弈源頭究竟在哪?經濟的轉型,不僅僅在於GDP的重新煥發活力,更在於整體經濟結構的健康。

  因此,如果中國産業無法真正實現升級,仍然陷於低端同質且缺乏品牌建設的重復建設之中,那麼不要説馬雲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目標難以實現,中國的大國崛起之路,還將持續遭受壓力。

  □姚樹潔(英國諾丁漢大學當代中國學學院院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