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醫療保障不足怎樣補

  • 發佈時間:2016-01-25 04:29:36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葉 檀

  最近,財政部長樓繼偉發表文章《中國經濟最大潛力在於改革》,提出要深化社保制度改革,改革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合理分擔、可持續的醫保籌資機制,建立與籌資水準相適應的醫保待遇調整機制。

  保障收支相匹配是題中應有之義,而其中提到的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涉及複雜的利益分配,歷來是有爭議的領域。

  隨著每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醫療費用持續上漲。從1991年到2013年,我國每人平均醫療費用年均增長17.49%,我國醫保基金入不敷出趨勢已相當明顯。截至2013年,已有225個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資金出現收不抵支,佔全國城鎮職工統籌地區的比例高達32%。

  其實,在大多數國家,醫療保險與養老金,也一樣是永遠不夠的。醫保牽涉到公平與資源的佔用情況,財政的目標並不是消除赤字,而是讓赤字保持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並且成本、費用的分攤上盡可能公平,資源佔用盡可能合理。此時要做的不僅是彌補漏洞,更要做到公平,這樣的方案方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現在,“研究退休職工繳費政策”被不少人解讀為眼睛盯上了退休職工的錢袋,他們盤算起自己的繳費水準,想到自己的養老金替代率遠不如體制內人員,並且有可能在退休後還要繳納醫療費用,再次拉開與體制人員之間的保障水準,不免有些情緒。

  讓職工退休後繼續繳費,而且只提“職工醫保”,可能不盡合理。目前,我國除部分國家工作人員仍享受公費醫療外,超過95%的公民參加了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後兩者正整合為城鄉居民醫保)。根據人社部數據,2012年醫保基金收入6939億,支出5543億,累計結余7644億,這個累計結余裏主要是職工醫保的結余,而且嚴格來説應該叫“結存”。統籌基金要發揮蓄水池的作用,而個人賬戶的錢是歸個人所有,是不參加統籌和調劑的,個人賬戶在2012年是2700億,佔結存數的40%左右。職工醫保統籌基金結存中包括了一次性躉交資金。

  各地醫保水準不同,體制內外的保障水準也不同。如果推行新政策,退休職工繳納醫療費用,體制內人員也有可能通過基金繳納,但兩者是不一樣的,退休職工是實打實地每個月拿出現金,而體制內人員則由基金代繳,甚至可能根本不繳,兩者所佔用的醫療資源卻有差別。這既不利於保證公共財政的效率,也違背了公平與透明。

  改革就是要讓體制盡可能公平,讓財政數據盡可能透明。對於職工醫保退休人員繳費問題的處置,要有足夠的預案、足夠的心理準備與相對公平的方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