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鄉村旅遊:中國農民的第三次創業

  • 發佈時間:2016-01-23 07:31:5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第一次創業是發展鄉鎮企業,第二次創業是進城務工經商,第三次創業則是近幾年蓬勃興起的鄉村旅遊。

  第三次創業與前兩次創業比較

  鄉鎮企業的勃發,推進城市國企改革,從而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鄉鎮企業的功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功不可沒,但其局限性也顯而易見,當年辦鄉鎮企業與今天搞鄉村旅遊二者優劣凸顯。

  發展鄉鎮企業的第一次創業與鄉村旅遊創業比較:前者是資源浪費,後者是開發利用閒置廢棄的沉睡資源並保護看守資源;前者是破壞自然生態環境,後者是保育修復生態環境;前者是必須靠自己千山萬水地跑、千辛萬苦地找、千言萬語地銷,後者是靠網路坐在家裏展示資訊,等客到府;前者是短命的不可持續,後者是長久的朝陽産業。

  進城務工的第二次創業與鄉村旅遊創業的比較:前者是遠走他鄉,後者是足不出戶;前者是寄人籬下,後者是自我做主;前者是拋家別親,妻離子散,後者是家的溫馨,其樂融融;前者是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後者是可以兼業務農,日本收入10%來自農業即被視為農民,主要收入來自農業被視為第一兼業農,次要收入來自農業被視為第二兼業農;前者是鄉村優質資源的外流,後者是把鄉村優質資源留住,同時把城市文明引入鄉村,把城市資本吸引到鄉村,為新農村建設培育內生性的物質基礎。前者是使鄉村衰敗凋敝,後者使鄉村煥發生機,充滿活力。凡鄉村旅遊發達的地方,經濟社會都顯出一片繁榮景象,文明程度與日俱增。

  鄉村旅遊是盛世鄉愁的呼喚

  鄉愁多發生於亂世或盛世,亂世鄉愁是一種無法追及的痛苦牽掛,盛世鄉愁則是一種可以消解的甜美品味。人們在鄉村旅遊中即可找到這種感覺。

  鄉村旅遊的核心是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它以農村自然環境、農業生産活動、農民生活方式為旅遊的吸引物,不光具有旅遊、觀光、休閒、養生等多重功能,還具有傳統“耕讀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意蘊,結合傳統民居如福建土樓、廣東碉樓、浙江諸葛八卦村、安徽宏村、湖南張谷英村等鄉村物質文化遺産,以及剪紙、泥塑、木雕、樂器、演奏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共同組成了極具美學價值和靈性的鄉間大美圖畫。

  農耕文明時代已出現鄉村旅遊行為和鄉村旅遊現象,工業文明時代鄉村旅遊發展為一種産業。鄉村與旅遊在西方兩個詞語被組合起來,起源於歐洲19世紀,只有100多年的歷史,中國的鄉村旅遊應該在5000年農耕文明中貫穿始終,“葉落歸根”、“常回家看看”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觀念。因此,鄉村旅遊不是西方的創造,但形成産業卻是西方早于中國,一百多年前的法國、義大利就已形成風潮,今天,在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等已把鄉村旅遊作為經濟增長、擴大就業、避免農村人口過度流向城市的重要手段。

  鄉村旅遊的六大推手:一是收入的提高,二是交通通訊的發達,三是休閒時間的增加,四是生活方式的改變,五是城市病加劇,六是盛世鄉愁的呼喚。

  鄉村旅遊是傳統産業的替代産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産業,不斷升級的創新産業,與“食”具進的朝陽産業,鄉村變革的牽引産業。

  據有關資料統計,2013年全國各類休閒農業經營主體已經超過180萬家,年接待遊客9億多人次,營業收入2700億元,帶動2900多萬農民受益。2014年,鄉村旅遊已達12億人次,增長勢頭迅猛。

  鄉村旅遊激活了沉睡的資源

  1、激活了傳統農業先發優勢的長處,規避了現代農業後發優勢的弊端。以綠色、有機、生態、迴圈見長。2、激活了閒散勞動時間的價值。3、激活了低價殘質勞動力,使之成為高價高質勞動力。4、激活了自然風光,激活了奄奄一息的風土民情,激活了歷史遺存的古跡、面臨毀損的物質文化遺産,激活了民間世代傳承的技藝、頻于滅絕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激活了剩餘農舍、農家餐飲。5、激活了土特産品,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揚名譽天下。6、激活了鄉賢的認同感和影響力。7、激活了層級需求。8、激活了農業創新轉型。(1)産業轉型,三産融合;(2)産品品質轉型;(3)路徑轉型,無中生有;(4)方式轉型,組織化、市場化、規模化;(5)功能轉型,多種功能。9、激活了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的新通道。10、激活了鄉村現代化的動力。追求與時俱進,各種現代元素被陸續引入。11、激活了就業機會。12、激活了農村市場。13、激活了鄉村的吸引力。

  多姿多彩的鄉村旅遊

  (一)突出特色,分類造型。市場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細化,從廣眾服務到分眾服務,到小眾服務,再到個性化服務。鄉村旅遊必須適應這一需求,從“一鍋煮”中分出專業,做到各有特色,目前大體可分為15種類型:1、美食型。2、觀光型(台灣僅觀光果園就有385家)。3、體驗型。4、訪談型,適應大數據時代的需求,為各學術團體、政策研究、社會調查等方面的人員提供各種調研訪談的聯絡、組織及食宿交通等服務。5、驢友型。6、家居型。7、購物型。8、慢活型。9、休閒型。10、科教型(農業公園認領、認養、認購)。11、養生型。12、原真型: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區,食物原真,生活用具原真,屋舍場院原真,生産方式原真。13、悟道型:畫家村、音樂村、作家村。14、論壇型:打造精神高地。15、外交型:一是專供外國遊客體驗中國風土人情;二是可供高層會晤的外交場所。

  (二)打造景點,做到十有。國家十一部委發佈開發農業多種功能,促進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提出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生態農業為基,以創新創業為徑,以古樸村落為形的理念,不論哪種類型的景點,落實這一理念,都需要做到十有。

  1、有景可看。2、有線可連,應將若干景點連成一線,象一串閃光的珍珠,使遊人移步換形,步步驚艷,留連忘返。3、有味可品。4、有物可購,即打造一批地方農副産品包括傳統工藝品,讓遊客把物化了的鄉風鄉情帶走,留下余韻不絕的記憶。5、有室可居,即改造一批內有現代生活設施的農舍、農家小院,供遊客住宿、休閒、養生。6、有路可通。7、有網可賞,即把景點拍成圖片輔以文字介紹放到網上,讓遊客隨時可以點擊欣賞,同時景點要安裝暢通快速的寬頻網線。8、有文可化,文化就是“人化”與“化人”的過程。所謂有文可化,即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向遊人展示,讓遊客在欣賞中自覺不自覺地學習仿傚。9、有驗可體,即設置一些捕撈、打谷、舂米、犁田等農事活動,讓遊客親身體驗農家生産生活的艱辛與樂趣。10、有情可寄,即能打動人心,讓遊客留下深刻印象,成為情感的寄託,甚至把景點變成第二故鄉,時時泛起思念的情愫。這是吸引回頭客的妙招,也是旅遊景點打造的最高境界。

  (三)展示二十秀,發佈“行前資訊”。遊客出遊,無一不先上網搜看目的地的資訊,“行前資訊”的發佈,是爭取客源的捷徑。一處景點,一座農莊,可利用網路充分展示如下資訊:1、風光秀;2、莊主秀;3、絕技秀;4、文化秀;5、佳麗秀;6、特産秀;7、民俗秀;8、博物秀;9、名人秀;10、美食秀;11、天下第一秀;12、歷史秀;13、生態秀;14、創新秀;15、公益秀;16、訪客秀;17、購物秀;18、業績秀;19、長壽秀;20、理念秀。(作者係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