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治理工資拖欠離不開大數據監管

  • 發佈時間:2016-01-22 04:32:4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舒聖祥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的意見》。按照《意見》要求,全面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嚴厲查處拖欠工資行為,努力實現到2020年基本無拖欠的目標。(1月20日新華網)

  凡到年關,“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總會迎來從上到下的紅頭文件潮,有的是“全面治理”,有的是“專項治理”,還有的是“突擊治理”。這一方面説明,政府部門確實對此問題高度重視,但從另一視角看,十幾年了仍在年年發文治理,也説明這個問題至今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必須要依靠一年一度的“運動式執法”來兜底。

  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為何如此難以治理?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是缺少狠招,於是《刑法修正案(八)》中增設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儘管加大了威懾力,但欠薪畢竟是綜合性的社會問題,並不是只靠一味的嚴刑峻法就能徹底解決。相比之下,從這次的《意見》中,我們能看到很多技術層面的改進,比如實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比如推行銀行代發工資制度等。

  雖然這些技術改進看起來有點“小兒科”,但有效的監管本來就是一個細緻的技術活兒,一點點的技術改進就是不斷完善的過程。比如美國勞工部為了治理欠薪,幾年前就推出了一個叫做“勞工部-考勤表”的智慧手機程式。通過這個免費程式,僱員可記錄個人或多人的正常工時、休息時間和加班費,自己創建一份工資記錄表。如果發生勞資糾紛,政府介入調查,而僱主又聲稱沒有保留精確的考勤記錄,這項程式所記錄的資訊就能派上大用場。

  當然,所有微小的技術改進要想形成合力,還得基於一個共生的土壤,那就是:大數據馬雲有一句名言,“未來製造業要的不是石油,最大的能源是數據。”大數據的商業價值讓人憧憬,大數據的政務價值同樣巨大。數據不是礦藏,而是土壤,基於大數據的監管,會變得更加透明更加有的放矢。就像《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中強調的,要建立“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管理機制。

  以上海為例,目前上海已建立起所有入滬建築企業面面俱到的大數據庫,全市建築工程不分大小,農民工工資必須每月按規定期限線上支付。哪家建築工地出現拖欠,勞動監察部門不光線上實時監察,還自動納入監控黑名單庫線上“丟人現眼”,到年底,一系列綜合懲罰手段還要對失信企業再算一回總賬。如此一來,企業欠薪失信的成本會很高,自然更有威懾力。

  拖欠農民工工資經過多年治理,之所以效果仍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地方治理的年末運動戰思維太濃,而沒有基於大數據的常態監管意識。“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必須成為基層部門的一種文化,一種管理哲學。”著名資訊管理專家涂子沛曾在《大數據》一書中發出這樣的呼籲。但願此次國務院的《意見》也能促進大數據思維在治理欠薪頑疾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大數據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紫光股份 80.14 10.01%
2 東軟集團 15.94 10.01%
3 賽為智慧 18.52 9.98%
4 航太資訊 27.13 7.28%
5 天源迪科 17.00 6.25%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天夏智慧 12.58 -5.77%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美的集團 52.84 -3.10%
4 南威軟體 12.10 -2.97%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