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4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個種子新品種救活一家企業

  • 發佈時間:2016-01-22 02:32:0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企業連線

  近日,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在通過種子管理部門審定新品種“金西1號”。

  在最近一年內,該公司通過新品種選育,增強企業競爭力,扭虧為盈,實現總産值4539萬元,新增純收益590.94萬元。

  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位於漢中市西鄉縣堰口鎮,專業從事袋料香菇栽培、産品加工及銷售工作。

  公司成立之初,由於基礎設施投入過大,生産規模上不去,導致生産成本過高,連續2年虧損。

  2012年,該公司針對夏季香菇栽培菌株選擇餘地小、氣溫超過30攝氏度時就難以出菇以及病蟲害發生嚴重、香菇産量下降等問題開展技術攻關,由於企業缺乏專業技術人員,開展新品種選育工作進展緩慢。

  在此情況下,西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研究員謝海彬被漢中植物研究所委派到該公司協助開展耐高溫香菇新品種選育工作,攻克這一技術難關。

  謝海彬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食用菌優良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研究工作。2014年9月,他作為服務“三區”人員之一進駐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協助該公司開展“耐高溫香菇新品種‘金西1號’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工作。

  接到任務後,謝海彬馬上到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地考察,並與技術人員分析探討,查看相關試驗數據。又走訪當地菌農,了解他們的栽培習慣。對漢中袋料香菇主栽培品種的生物學特性進行了深入再研究,還翻山越嶺搜尋當地香菇野生種,篩選栽培種種質資源,進行新品種選育工作。

  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隨即開展了新品種試驗、示範,結合品種對比試驗、遺傳特異性鑒定等試驗數據,制定了香菇新品種區域試驗方案,比較了不同品種的農藝性狀及産量。並委託陜西理工學院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鄧百萬教授對該公司選育的香菇品種進行ITS分子序列測定。通過一系列試驗,證明該公司選育的“金西1號”為香菇新品種,為申請新品種登記及智慧財産權保護奠定了基礎。

  在開展新品種試驗、示範的同時,陜西金西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謝海彬結合品種對比試驗、遺傳特異性鑒定等實驗數據,撰寫“高溫香菇新品種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項目評審材料,通過科技查新,完成“一種高溫香菇新品種選育方法”的專利説明書,填補了該公司專利方面的空白。

  2015年8月6日,漢中市科技局組織了該項目的驗收、評審工作,該公司“耐高溫香菇新品種‘金西1號’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項目通過了漢中市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評審。

  除此之外,在100余次試驗的基礎上,該公司還與技術顧問謝海彬一起完成了袋料香菇新品種區域試驗及示範推廣工作。在西鄉縣範圍內對選育的香菇新品種進行示範推廣,採取“統一菌種供應、統一栽培管理技術”的模式,累計向沙河、堰口、羅鎮、白勉峽、茶鎮、高川、五里壩等地的栽培大戶提供栽培種20萬袋,生産菌筒600萬袋,建立袋料香菇生産示範區2個,覆蓋本縣7個鄉鎮及周邊縣區約1萬農民。

  香菇新品種示範推廣結果顯示,新品種每袋平均産量為0.8757千克,生物轉化率達79.61%,每畝平均産量達7005.6千克。比對照品種每畝香菇增産量955.1千克,增産13.56%。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