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總體可控——外匯局新聞發言人就居民購匯等熱點問題答記者問
- 發佈時間:2016-01-21 20:28:3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記者姜琳)接連“縮水”後,我國外匯儲備還能維持多久?居民買美元到底劃不划算,2016年會不會出臺限制購匯的舉措?針對當前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21日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近一段時期,企業居民購匯有所增加,請問該如何看待?
答:個人購匯主要有兩方面用途:一是出境旅遊、購物、留學等,二是個人配置外幣資産進行理財。從本外幣實際利差看,目前國內人民幣理財的基本收益率仍可達4%,遠高於境內美元存款利率和普通外幣理財收益率,外幣資産並不是個人理想的理財渠道。
關於個人用匯政策,目前無論是5萬美元以內的額度內購匯,還是5萬美元以上的經常項下按交易憑證購匯,相關政策都沒有任何變化,個人不妨理性購匯與持匯。
問:外匯儲備持續下降,市場上産生了外匯儲備流動性可能耗盡的擔憂。請外匯局對此持何觀點?
答:總體來看,無論是以外匯儲備的絕對金額,還是以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例如外匯儲備相對於國內生産總值、進口、外債等比重)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都是充裕的,是國家抵禦外部衝擊的一個強有力的基礎。
外匯儲備規模的增減是宏觀經濟運作的結果。近期外匯儲備規模的變動,主要體現了境內主體本外幣資産負債的適應性調整,其中蘊藏著一些積極信號。
從資産角度看,企業是藏匯於民的重要主體,並且以對外直接投資為主。國際投資頭寸表數據顯示,2015年9月末,我國市場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資産較3月末上升了525億美元。這説明錢不是“跑”了,而是用在“走出去”上。
從負債角度看,我國對外償債風險有序可控。2015年9月末,我國1.53萬億美元的外債餘額中,短期外債佔比遠低於國際安全線。目前企業積極償還外債,一個健康的財務狀況更有利於輕裝上陣調結構,這也在外匯儲備可承受範圍之內。
問:當前我國仍面臨較大的資本流出壓力,其中風險是否可控?
答:當前跨境資金流動主要對應著我國對外資産負債結構的調整,外匯持有主體由央行更多轉向市場主體。儘管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但企業和個人對外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境外存貸款等資産均上升。另一方面,以長期投資為目的的資金還在持續流入我國。2015年9月末與3月末相比,境外對我國直接投資增加了1005億美元。
目前,我國國際收支狀況基本平穩,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總體可控。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仍穩居世界第一位,正常的國際收支支付完全有保障。從償債能力看,多年來我國外債警戒指標一直處於國際安全標準之內。跨境資金流出對國內流動性、經濟金融運作等方面的影響也依然可控。
問:2016年,外匯局對於跨境資本流動是否還會出臺新的管理措施?是否會限制購匯和資本流出?
答:面對當前的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外匯管理一是守住風險底線的工作思路沒有變。加強國際收支統計監測和預警,完善事中事後和宏觀審慎管理,強化檢查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是外匯管理工作始終堅持的方向。
二是支援和便利市場主體正常合理用匯的原則沒有變。為防止跨境資金大幅波動,近一段時期,外匯局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加強監測、規範業務、打擊投機和違法違規等,截至目前沒有出臺任何限制購匯和付匯的新規定。
三是加強外匯收支真實性合規性監管的要求也沒有變。今後,外匯局將繼續通過非現場監測和現場檢查來監督這一要求的落實情況。同時將繼續開展外匯業務相關檢查,嚴厲打擊無真實交易背景的虛假外匯交易、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