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爆買”需求就是供給側發力點

  • 發佈時間:2016-01-21 08:41: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內遊客海外旅遊“爆買”現象,已經被熱議了整整一年。“爆買”到底有多“爆”?日本政府剛剛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訪日的中國大陸游客達499萬人次,消費794億元人民幣,同比暴增兩倍以上。大陸游客佔全部訪日外國遊客四分之一左右,消費卻超過海外遊客消費總額的40%,“爆買”的氣勢可見一斑。

  大陸游客海外“爆買”不獨在日本一地。歐洲、澳洲、美國,以及我國的香港地區,都是大陸游客的“爆買”目的地。一些國家和地區無力招架,甚至被迫出臺限購措施,對一些緊俏商品如嬰幼兒奶粉等實施嚴格的配額銷售,以確保市場的正常供應。

  一方面是國內諸多行業産能過剩、庫存高企,另一方面是遊客海外爆買掃貨,説明在某種程度上,國內市場的供給和需求處於“兩張皮”的脫節狀態,供給面和需求面遵循不同的邏輯運作,無法有效銜接。這種脫節有很多具體表現,比如説,一些企業沿用短缺經濟時代的思維,核心訴求一是擴大産能、做大企業,二是降低成本,擴大價格優勢。但在需求方,數量多、價格低可能早已不是消費者的主要訴求,他們轉而追求品質好、做工精細、品牌文化內涵豐富的産品,不惜為此支付高價。還有一些“僵屍企業”僵而不死,其遵循的更不是經濟邏輯,而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績思維、面子思維,以及片面維穩思維。這種僵屍企業所提供的産品,當然找不到消費者來埋單。

  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是要解決當前“供需錯位”的問題。與市場需求聯動,應該是改革的一條基本原則。在現有市場條件下,消費者那些被壓抑的、尚無處釋放的潛在需求,應該是供給側改革的優先突破點。通過在供給側進行體制機制、要素配置、激勵機制的改革,形成有效供給,使這部分被壓抑的需求得到滿足,供給側改革就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並有可能帶動更廣泛領域、更深刻層面上的改革措施。

  消費者被壓抑而無處釋放的需求在哪?看看海外“爆買”的大陸游客就知道了。安全的食品尤其是嬰幼兒食品,品質過硬、做工精緻、性能優良的家電和日常用品,品牌形象良好、文化內涵豐富的時尚産品等等,都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而這種市場需求,目前很難通過國內企業去充分應對。瓶頸和障礙在哪?可能是粗放分散的農産品種植養殖體系、食品加工生産體系,加上執法疏漏造成的食品安全問題;可能是惡意價格戰導致的市場競爭“優汰劣勝”,價廉質劣的商品驅逐了價高質好的商品;可能是智慧財産權保護不力,商標品牌侵權行為頻發,培育良好品牌形象難上加難。可見,供給側改革具有很長的延伸鏈,它不但要解決生産要素的優化配置,還會涉及許多政府職能調整和體制機制優化。

  除了消費者對於一般性商品的市場需求之外,一些焦灼的民生需求,也可以作為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群眾對於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多年來一直處於焦灼的狀態,成為熱烈的民生話題。這些需求雖然超過了經濟領域,但也包含著很大的經濟成分。比如在醫療衛生領域,甚至在更廣泛的大健康領域、養老服務領域,如果供給側能夠打破行政壟斷和政策壁壘,促進要素流動、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有效供給,那麼在滿足群眾醫療、健康、養老需求的同時,還能夠帶動一系列行業産業的發展壯大。

  供給側和需求側是經濟領域的一體兩面,兩者相互銜接、相輔相成。供給側改革不能脫離市場需求,而應該緊密聯繫市場需求。海外“爆買”在哪,國內市場的潛在需求就在哪。挖掘那些被壓抑而無法釋放的市場需求,把之作為供給側改革的突破口,也許就能收到“一子棋落,滿盤皆活”的效果。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