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百餘家網貸平臺部分現“跑路”現象 江蘇打擊非法集資犯罪

  • 發佈時間:2016-01-20 17:3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南京1月20日電 (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政府金融辦、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監局、江蘇證監局、江蘇保監局等五部門20日在南京公佈打擊處置非法集資犯罪結果。

  江蘇省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南京公佈2015年江蘇省十大非法集資典型案例。這些案件包括:江蘇鼎億投資有限公司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連雲港農業經濟資訊專業合作社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如東葛某民間借貸導致集資詐騙案、常州匯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利用P2P網貸平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無錫戴某以承建工程名義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徐州王某以房地産投資為名非法集資詐騙案、鹽城顧某等人擅自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吸收公眾存款案、南京劉某成立南京某創投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利用P2P網貸平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常熟孫某設立鑫鑫貸公司利用P2P平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蘇州譚某因公司資金週轉困難向社會不特定人群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等。

  江蘇省政府金融辦主任查斌儀錶示,當前江蘇非法集資問題日益凸顯,防範形勢嚴峻、任務艱巨。這些非法集資往往打著“響應國家政策”的幌子,以“改革創新”為招牌,假冒金融機構混淆視聽,以高額回報誘惑公眾,對風險管控、法律底線視而不見,嚴重擾亂正常金融秩序。很多人受高利誘惑大量投入,最後血本無歸。

  開鑫貸融資服務江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治翰在受訪時説,據不完全統計,去年江蘇網路借貸平臺達100余家,據行業內觀察,這其中30多家發生各類問題,約10家網貸平臺利益人出現“跑路”現象。

  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院長蔡道通認為,非法集資犯罪案受害人面寬量大,一旦發案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社會危害大。建立監管和預警機制、優化金融市場環境和制度、民眾設立“天上不會掉餡餅”的心理防線,都比單純打擊更重要。

  以網路借貸為代表的借貸方式近年來花樣翻新,問題多發。去年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會同多部門研究起草了《網路借貸資訊仲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正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