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雙雙作檢討 如今雙雙達了標

  • 發佈時間:2016-01-19 05:33:29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兩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滯後區縣“逆襲”

  經驗

  □本報記者 王成棟

  1月初,資陽市安岳縣水務局傳來消息:過去一年,全縣農村自來水覆蓋人數新增60萬人。同樣是去年,2015年的1月27日,在全省全農村飲水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由於相關建設進度滯後,安岳縣政府主要負責人作了一次檢討發言。

  一起作檢討的,還有內江市東興區。而如今,這兩個典型的滯後區縣都如期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它們靠什麼完成任務的?有哪些經驗可循?近日,記者前往當地進行探訪。

  A

  四題待解

  自然條件差、任務重、資金少、管理滯後

  “説實話,我們很是擔心他們搞不贏。”提起安岳縣和東興區,省農水局相關負責人很頭疼:安岳縣、東興區不僅任務重、自然條件薄弱,而且存在著水質監測體系不完善、管理方式滯後等難題。

  以安岳為例,作為全省有名的百萬人口大縣,全縣2015年的任務量是要解決60萬人自來水覆蓋問題,而與此對應的是,當地屬於典型的水資源匱乏區,並且相關基礎設施薄弱。

  地處川東丘區的東興區也有著自己的難處。每人平均水資源常年處於全省末端,而東興區要解決5.04萬人的飲水難,這主要集中在富溪鄉等水質性缺水、資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並存的10個鄉鎮,“説白了,你要解決老百姓吃水的問題,你首先要有水。”東興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開資源稟賦不足,資金來源和建設進度也是一大難題。上述省農水局負責人坦言,如果不創新融資機制、建設方式,還按照以往建管、融資模式走下去,安岳縣和東興區很有可能“再做個檢討”。

  難!不只是水務部門發愁,農戶也有這樣的看法。去年8月,村裏把水管扯到家裏,安岳縣白塔鄉三百村村民潘世秀還是把扁擔留著備用,“幾輩子都沒解決到的問題,靠著一年就想完成,簡直是做夢喲!”

  帶著必須完成的任務和諸多疑問,安岳縣和東興區邁開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攻堅戰的步伐。

  B

  兩招制勝

  新思路新模式,吸引社會資金和民間力量加入

  自然條件薄弱的情況無法改變,只能從思路和機制創新上著手。

  安岳縣水務局供排水管理股副股長李騰龍説,在打響年度攻堅戰之前,安岳縣水務局專門搞了一次調研。結果發現有三大阻礙:此前規劃的全域集中供水不僅成本高而且存在水源難題;實際建設中,群眾和社會力量參與度低;由於點多面廣,後期管護難度大。

  對此,安岳縣水務局決定:首先放棄全域集中供水的“大管網”等不切實際的想法,轉而以水源地、水資源承受能力為依據,把全縣劃分成15個片區,實現小集中供水;其次,是引入PPP模式,激發市場力量和群眾參與度;最後,提前謀划水質監測體系,確保出廠水吃得放心。

  1月15日,站在安岳縣磨灘河自來水廠邊上,自來水的嘩嘩聲和機器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李騰龍介紹,水廠是去年10月底投入使用的。它的日供水能力超過兩萬立方米,可解決附近20個鄉鎮15萬人的吃水問題。

  而這個水廠建設投資7000萬元中,有三分之一是社會資本,不僅節約了資金,也解決了建設速度和後期管護的問題。去年安岳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累計吸引社會資金過億元。

  安岳將各水廠管網劃分為主幹線和支線、實施出廠水價和終端水價,主幹線由政府主要負責投資建設,幹線視具體情況交給村集體或者社會力量建設,“社會力量建完了以後,就拿到一定時間段內在這個村的自來水經營權。水廠收取出廠水價,出資方酌情收取終端水價,這就提高了社會力量的積極性。”李騰龍説,由於社會力量的參與,磨灘河水廠覆蓋範圍內20個鄉鎮兩千多公里支線管網,不到兩個月就全部完工。而按照以前政府大包大攬的做法,起碼需要半年。

  而對於資源性、水質性和工程性缺水嚴重的東興區而言,攻堅戰的痛點一直集中在水源上。經過一個月左右的走訪調查,區水務局決定:打井,將自來水廠修進村。去年5月之前,僅富溪鄉就打了25口大水井,並在此基礎上修建了25個自來水廠,實現了農村自來水的全覆蓋。

  C

  提升之法

  保水質明管護,自來水建得起也要吃得放心

  自來水引進家裏後,富溪鄉太平村的唐仁貴還是不大放心:由於歷史的原因,當地地表水水質一直不好,“水得不得不合格?”

  與唐仁貴一樣,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也有困惑:速度有了,品質能行嗎?

  對此,東興區水務局採取了對應的舉措:組建水質檢測中心,對出廠水實施動態監測。在太平村村口的水井一側,就是村裏的小型自來水廠所在地。制水車間的檢測儀器,直接連著縣水務局水質檢測中心,這裡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萬一有異常,我們就直接把水斷了,然後找原因。”東興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説。

  而在管護層面,安岳縣更是走在了前頭。在引進社會資本和市場力量進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領域時,當地就明確:誰建設、誰管理。

  除開政府投資建設、管理主幹線外,支線工程一律移交收益村組或者投資方管護。

  “水管暢通、管網運作良好、水跑得少,投資方才有收益啊!”李騰龍説,對於社會資本參與建設的支線管網,市場機制能夠良好地發揮作用。針對移交給村集體管理的支線管網,各村組組建起用水戶協會,以村民們每月繳納的損耗部分為活動資金,聘請專人維修管護管網,“這樣就節約了政府的開支,也縮短了管網破損後的修復時間。”

  如今,潘世秀就被選為村裏的用水戶協會會長,日常情況下,負責村裏的自來水管網維修、水錶抄報等工作,“一個月七八百元工資,幹起來挺有勁。”

  省農水局農村供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包括安岳、東興在內,我省已完成“十二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任務,此外全省有相關任務的178個縣(市、區)也全部建成水質檢測中心,並在2015年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十三五’期間,四川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實施重心將由建設轉向鞏固效果、提升運作管理水準這個層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