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農為何開起了實體店?
- 發佈時間:2016-01-18 08:29:17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網上賣生鮮的商業模式早已成熟,不少農産品企業更是以電商銷售額快速增長為榮。可是有一家企業比較另類,淘寶旗艦店還沒影,實體店卻開得轟轟烈烈。
這家企業就是國內白羽肉雞巨頭聖農公司。在淘寶網搜索“聖農”,只跳出千件産品,而且都不是聖農公司官方自營店。去年9月,聖農發展在回答投資者提問“何時在淘寶開官方旗艦店”時,也只是説“公司會考慮您的建議”。去年11月底,聖農發展發佈公告,提出未來5年內對公司銷售(商業)模式進行轉型升級的規劃,擬以特許加盟的方式向終端消費者直銷聖農冰鮮雞肉産品,在長江以南的11個省、1000個縣,新開1400家“聖農鮮美味”旗艦店、2萬家“聖農鮮美味”專營店,打造生産銷售一體的全産業鏈商業模式。12月初,已開業門店近100家,且經營情況較好。
聖農為啥遲遲不觸網?這得從其産品的主要銷售目標群體説起。聖農的雞肉産品主要供給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國際快餐巨頭,以及雙匯、德克士、沃爾瑪等食品加工企業及大型超市,以“B2B”(企業對企業)模式為主,很少直接賣給消費者。這跟華為往昔生産的電信網路設備多賣給通信商的模式異曲同工,由於不跟終端消費者直接接觸,自然也不會熱衷於電商渠道。
而專注于實體店線下擴張,則是出於另一種邏輯。按照聖農集團董事長傅光明的説法,開實體店是聖農轉型之所需。目前,全球白羽肉雞的消費量佔全部肉類消費的28.1%,並早已成為歐、美、日等諸多發達地區和國家的第一大消費肉類,而我國去年佔比還不到15%,增長空間巨大;聖農原有的模式,流失了中間環節的利潤,開實體店有助於“去中間化”,提高盈利能力。
不過,這種反當下潮流而行之的狂飆突進式線下擴張能成功嗎?畢竟,不少巨頭因為盲目擴張導致資金鏈斷裂乃至轟然倒塌的教訓還歷歷在目。
首先,從資金鏈壓力來看,聖農相對謹慎,採取特許加盟商形式,其所需投入的成本僅包括廣告、門店設計等。這種“輕資産”的模式,避免了大量自有資金的投入,能較為有效地規避成本問題,減少資金鏈壓力。
其次,從物流鏈效率來看,聖農自主打造的冷鏈物流系統,時下還未發揮全部效能。時至今日,聖農自身的蔬菜項目即將建成投産,實體店也就成為聖農打通行銷渠道“最後一公里”的關鍵平臺,可以最大化發揮聖農物流系統的優勢。
第三,從與當地政府和産業的關係來看,南平市生態環境優良,有著大量的名優特農副産品,但受制于眾多因素,無法做大做強;聖農的戰略實施後,可以與南平市政府一同整合閩北優質的農産品資源,最終推動地區的經濟發展。
越來越貼近消費者,正在成為眾多大型企業的轉型目標。對於聖農來説,大批門店的出現,除了提供資源整合之機,也有助於聖農掌握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偏好等第一手的大數據,從而精準開展多樣化産品行銷,合理調整自身産品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商浪潮席捲八方之後,實體店的復興或將成為今後市場發展的一條新路。去年11月初,美國亞馬遜在西雅圖開了一家實體書店;不到一個月,噹噹網高調宣佈未來要開1000家書店,並且第一家今年就會在長沙開業;2014年底,淘寶在廣州開了首家體驗廳,去年阿里巴巴又和蘇寧展開闔作;去年2月,京東全國首家綜合服務中心在山西太原投運,此外,京東也與有著龐大實體店體系的永輝超市展開戰略合作……
近年來,銷售熱潮從線下席捲到線上;現在,線上、線下聯手又成為潮流;未來,實體店又有望成為新的聚寶盆。聖農是否走在了時代的潮流前端,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