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阿裏年貨節能再造“雙十一”嗎

  • 發佈時間:2016-01-18 03:34:24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杭州1月17日訊

  記者 李倩 通訊員 章晗

  淩晨,本該靜謐的村子裏,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門店燈火通明、人頭攢動,村裏人忙著“買買買”,村頭的大黃狗也來看熱鬧。這樣的畫面在兩年前可能還無法想像,而就在1月17日淩晨,年貨節正式啟動,這樣的場景在浙江的上百個村莊上演。

  一向善於造節的阿里巴巴,在雙十一的第二天就發佈了一枚“彩蛋”:今年將啟動年貨節,幫助農村消費者享受到城市來的、海外來的豐富年貨,而各地特色農産品年貨也將被送到更多城市消費者手裏。

  “淩晨忙到3點關門,村裏人平時不到10點就睡了,今天跟過年守歲一樣,守在電腦邊上和我一起等到12點搶購。還有好多人是趕來看看自己家的土貨賣出了多少。”桐廬縣富春江鎮金家村村民鄭禮英的農村淘寶服務站被熱情的村民擠爆了。

  當電商平臺在農村市場開山辟路時,政府也頻頻為農村電商送上“紅包”。近日,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實施意見》,再度提出了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多項鼓勵措施。

  電商是否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加速器”?“從浙江的情況來看,農村電商的星星之火已經到了可以燎原的時候。”省商務廳電商處有關負責人這樣判斷。

  鄉村和城市的全新對接

  如何讓中國年過得更好,讓團圓變得更有味,讓城市與農村真正在年貨節的過程中打通。

  “年貨節到底要舉辦成一個怎麼樣的節日?”自從決定啟動這一全新的節日,馬雲不止一次地問身邊的高管。“年貨節的定位是改變目前過年的氛圍。如何讓中國年過得更好,讓團圓變得更有味,讓城市與農村真正在年貨節的過程中打通。”農村淘寶負責人孫利軍回答。於是馬雲親自為年貨節起了一個口號,“今年過節要收禮,要收就收農家禮”。

  而通過年貨節來完成農村電商底層商業基礎設施建設,意義顯然更為深遠。在這方面,浙江已經走在全國前列。據省商務廳統計,我省共有280個“淘寶村”、20個“淘寶鎮”,村、鎮數量分別佔全國總數的35.9%和28.2%,淘寶村數量居全國第一,比2014年增加了218個,總數超出第二名的廣東省123個。

  在這280個“淘寶村”中,從事電商及相關行業達18.5萬人,佔所在村人口總數的近30%,共開設網店32969家,全年銷售額達251.94億元,村均網路銷售額7200萬元,店均銷售額76萬元。

  “從今年的年貨節開始,我們將會經歷一次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現代化的啟蒙。8億農民消費和農業現代化的啟動,是中國産能轉型升級的又一個方向和爆發點。”馬雲的判斷讓許多人熱血沸騰,“未來十年二十年,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村資訊化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亮點。農業現代化必將是中國經濟發展重要的一個增長極。”

  事實上,早在赴美IPO時,面對媒體對阿裏未來業績增長的疑問,馬雲就斷言未來行業的爆發點在農村。在當時美國媒體的分析中,預計到2018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將超過1萬億美元,網際網路和智慧手機的普及則是主要動力,增長的主力預計將來自中國小城鎮和農村地區。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擁有擴大市場的巨大商機。

  拍到村頭的網際網路浪潮

  一系列刷墻的背後,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加速對農村市場的業務拓展和佈局。中國2800多個縣組成的農村地區,電商消費被視為一片“藍海”。

  網際網路時代的浪潮早已拍到了村頭的墻上。從前土墻磚墻上刷的農藥化肥廣告和“少生孩子多種樹”等標語,已經被朗朗上口的“村村上淘寶,生活真美好”“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等替代。一系列刷墻的背後,是各大網際網路公司正在加速對農村市場的業務拓展和佈局。中國2800多個縣組成的農村地區,電商消費依舊被視為一片“藍海”。

  小縣城遂昌最先感受到海裏的這陣波浪。44歲的遂昌農民葉松旺,每隔幾天就會從其所在的柘岱口鄉騎三小時摩托趕到百公里之外的遂昌縣城。這一路顛簸擋不住他的熱情,因為他要去縣裏的網商培訓班“充電取經”。

  幹了20年農活的他,2011年時在遂昌網店協會的指導下開起了專營土特産的淘寶店。在接觸淘寶後,不甘心一輩子種地的他終於發現“能改變自己命運的道路”。如今“葉掌櫃”每天處理訂單、打包貨物到深夜,一大早又等著零擔車把快遞捎去縣城發貨,以前務農時一年收入才5000元,現在差不多一個月就能賺到。

  像葉松旺這樣的農村電商達人正在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從産品銷售結構方面來看,浙江全省90%以上的“淘寶村”以當地特色産業為依託,産品種類含輕工産品、農産品、旅遊等。從銷售規模來看,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的村已有115個,佔總數的59.7%,年銷售額1億元以上的村59個,佔總數的21.1%,這意味著一旦“淘寶村”裏形成産業集聚,銷售規模將呈放量增長。

  農村電商的多元化也在逐步顯現。在義烏,當地跨境電商的迅猛發展帶動了電商村的轉型升級,也保持了義烏跨境電子商務的成本優勢。諸暨的B2B模式電商村也始規模化出現,農民網商採用“批發+零售”的兼營模式,一方面通過B2B向外地的淘寶賣家、線下零售商供貨,一方面通過網店直接銷售給消費者,拓展了未來淘寶村交易規模的想像空間。

  最近,遂昌還在淘寶網上開設旅遊旗艦店,從賣産品到賣服務,發動遂昌網協300多家會員進行網路分銷,形成千家網店賣旅遊的局面,打造了“山區旅遊遂昌模式”。

  網際網路式城市反哺農村

  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借著電商的翅膀返鄉創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洋氣”的形式出現在中國農村。

  通過網路架起的橋梁,農村的商貿流通體系被逐漸捋順。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借著電商的翅膀返鄉創業,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洋氣”的形式出現在中國農村。

  為了在競爭中突圍,創業的農民網商還在努力提高品牌化水準。辣椒醬,這個在浙江麗水山區農民眼中最常見也不值錢的佐料,在倪向明的“倪老腌”淘寶店裏,經過泥印、紙扎,不僅有了“好身價”,還被稱為“土豪金辣椒醬”,收穫了不少“粉絲”,短短5個月時間,將網店從零信譽升到“皇冠”。

  去年,通過“玩轉大杭州”在富陽龍門古鎮眾籌的“年豬飯”讓孫大姐記憶猶新,“本來我還不願意,可不到半小時我家的年豬就‘賣’完了,比市價還高600元。”孫大姐説,今年她早早就準備著了,等著大家到龍門來殺年豬吃年豬飯“提前過大年”。

  農村電商點燃了農村人的創業熱情,也帶來了不少農村青年返鄉就業、大學生回鄉創業。浙江臨安市昌化鎮白牛村目前已有200多名在外打工青年和大學生返鄉就業與創業;浙江義烏市青岩劉村這個僅有1500多村民的村莊,開出了2000多家網店,引來了近1.5萬電商創業者。

  奉化市尚田鎮方門村的石海飛,2007年大學畢業後到寧波一家外貿公司上班,2015年4月正式辭職進軍“村淘”,賣起了奉化最有名的“芋艿頭”,要“用年輕人的思維來包裝和銷售芋艿。”“無論創業的壓力有多大,只要努力的方向對了,終究會看到效果。”石海飛信心滿滿。

  農民生活方式革新、農村經濟模式升級,電商對中國農村的改變遠不止這些。被激活的農村市場創業主體,還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2015年,“26縣”中有19個縣出現了“淘寶村”56個,銷售額達42億元,其中天臺、永嘉等縣甚至形成了“淘寶村集群”,輕鬆消除“460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