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農村,電商必爭的下一片藍海

  • 發佈時間:2016-01-18 03:34:2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文文

  “雙十一”“雙十二”的手剛剛剁完還沒多久,阿裏又拋出了一個“年貨節”,如此密集造節,究竟是為了什麼?

  “雙十一是網民的,年貨節是農民的”。阿裏想借春節契機,整合節慶資源盤活農村資源。此前,春節與電商水土不服,電商在春節前都會打烊,老百姓回歸到線下購物過節,但隨著電商深化發展,2016年的春節似乎將成為電商發展歷史上的分水嶺。

  如果説電商有“短板”,那麼春節這塊“短板”要趁著這次年貨節補上一回。這並非拍拍腦袋作出的決定,隨著農村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網路支付理念的興起,電商終於迎來了春節發展業務的機會。

  電商今年罕見地打出了“春節不打烊”的口號。在城市,消費者會在節前置備好過年時所需的年貨,對於已經門庭冷落的大城市來説,即便電商在春節期間不打烊也不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賺吆喝維持品牌形象的意圖更明顯一些,而此時的農村卻迎來了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刻,如果你翻開農村電商的“備戰手冊”,就會看到反覆出現的是春節期間的商業促銷方案,借助春節的東風,電商真的要下鄉了。

  在一二線城市消費趨於飽和的情況下,有著巨大消費潛力的縣域、農村市場成為電商們角逐的新戰場,光電商們的刷墻大戰就掀起了一輪輪高潮,農村、縣城隨處可見各大電商的刷墻標語,“要想生活好,趕緊上淘寶”“發家致富靠勞動,勤儉持家靠京東”……他們用實際行動向外界傳達著一個信號:農村將成為電商必爭的下一片藍海。

  然而電商下鄉,不只是進村刷墻那麼簡單。理想狀態中,農村電商AB面應該是這樣的,A面是城市工業品下鄉,B面是富含地方特色文化的農特産品進城,正如劉強東所説,讓土雞賣原來三倍價錢,並由此構建起一個生態體系。但洋貨怎麼下鄉,土貨怎麼進城,背後卻面臨諸如物流配送、農副産品標準化、農村電商融資難等現實問題。再加上農村電商有著“先天缺陷”,比如,農村市場不像城市那樣集中,村與村的距離很遠,使得物流無法入戶,佈局不便,再比如農村現有居民由於知識水準有限,對電商有抵觸情緒,更傾向於現金去實體店購物等等。

  年貨節的意義,在於這是一次農村電子商務和新農村現代化的啟蒙。八億農民消費的啟動,是推動中國産能的下一個爆發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