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低油價攪動世界經濟

  • 發佈時間:2016-01-18 03:34:25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國際油價1月15日跌破每桶30美元,創12年來低點。2015年國際油價跌幅超過30%,今年年初以來國際油價跌幅已超過20%。低油價不斷攪動國際原油市場,問題與挑戰不可避免,對全球經濟影響幾何已成為關注焦點。

  國際油價創12年來低點

  低油價攪動世界經濟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國際油價一段時間以來不斷跌破新的價位,在去年下跌超過30%後,新年方始又下跌18%,處於十多年來的最低水準。

  由於壓制油價的力量仍然存在,供需難以平衡,低油價或將延續。作為經濟活動中一大重要因素,國際油價變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近來持續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多重因素壓低油價

  隨著市場情緒從不好變得更糟,油價正持續暴跌至多年低點。近日,美國能源資訊局將2016年美國原油均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0.89美元下調至每桶38.54美元,將布倫特油價預期由此前的每桶55.78美元下調至每桶40.15美元。

  分析人士認為,未來幾週油價將繼續下跌。俄羅斯《論據與事實》週報指出,受制于一系列重大因素的影響,2016年油價大概不會恢復到正常區間。

  油價自2014年以來持續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市場供需失衡。據國際能源署統計,當前供大於求的失衡程度相當嚴重,這一差距將在2016年繼續拉大,直到2016年底才能開始恢復平衡。

  歐佩克的原油産量約佔世界原油市場的三分之一。面對油價下跌,歐佩克沒有減産,而是要與非歐佩克國家爭奪市場份額。目前歐佩克的實際日均産量約為3150萬桶,處於多年高位。

  頁巖油革命令美國的原油産量大為增加。美國能源資訊局的數據顯示,目前美國日均原油産量約為922萬桶,處於多年高位。儘管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已低於很多原油生産商的生産成本,大多數原油生産商仍在頂著虧損壓力繼續生産。

  在需求方面,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需求;油價下跌後,美國的原油需求依然未見起色。多方觀察認為,目前國際原油市場過剩供應量仍十分可觀。

  其次,隨著美聯儲于去年12月中旬啟動加息,美元持續對其他貨幣走強,美元升值降低了以美元計價的石油的投資吸引力。歐洲、亞洲的消費者需以更高的價格購買原油,也導致石油的需求進一步縮小。另一方面,一些産油國的貨幣相對於美元貶值,意味著以美元計算的開採成本降低,從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油價。摩根士丹利近期的報告指出,供過於求令油價跌破每桶60美元,但從每桶55美元跌至每桶35美元的主要原因是美元走強。

  國際油價何處是底,目前還很難判斷。由於供需方面壓低油價的因素短期內難以改變,低油價或將在市場上持續,分析師的預測也不斷調低。不過,也有報道説,阿聯酋能源部長馬茲魯伊日前表示,從市場基本面因素來看,預計油價在今年內將會出現回調。

  産油國家面臨挑戰

  油價大幅下跌給産油國帶來了嚴峻考驗和挑戰,許多國家面臨財政赤字、貨幣貶值、債務危機等一系列問題。

  油價從每桶100多美元的高位大幅下挫至目前的每桶30美元附近,以石油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海灣産油國財政收入大幅縮水。近期沙特、阿聯酋和巴林等國紛紛提高燃油價格,以應對國際原油價格降低導致政府收入銳減的局面。

  巴林內閣近日決定繼本月初上調國內柴油和煤油價格後,繼續上調汽油價格,以應對因國際原油價格降低導致的政府收入銳減局面。

  沙特目前選擇維持生産水準,放任國際石油價格持續走低,希望借助低油價,通過價格優勢保衛自己的石油出口市場,打壓以頁巖油為代表的非傳統型原油開發和生産,最終把這些原油的大部分從市場中擠走。

  作為原油出口大國,由於油價大幅下跌,沙特去年出現史上最高財政赤字980億美元,沙特政府不得不動用8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併發行200億美元債券以應對財政困難。

  俄羅斯是傳統的油氣出口大國,每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來自油氣出口收入。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嚴重制約了俄經濟發展。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指出,儘管現在俄羅斯財政赤字很小,但是一旦去掉油氣收入,非油氣赤字將達到一個非常危險的水準。去年俄羅斯的國內生産總值下跌3.8%,工業總産值下降3.3%,通貨膨脹率達到12.7%。

  奧地利《標準報》網站認為,對於委內瑞拉、伊朗、阿爾及利亞等國,油價要保持在每桶約140美元的水準才能實現預算平衡。即便對於國家財政基礎堅實的俄羅斯來説,要想不産生新債務,油價也必須保持在每桶100美元的水準。

  作為既是石油生産大國又是消費大國的美國,其頁巖油産業也受到低油價的影響。國際能源署2015年曾表示,低油價為美國頁巖油生産“踩下剎車”並影響到美國能源産業。

  然而,分析人士認為,低油價雖然波及美國國內頁巖油産業,但對美國經濟的促進作用正逐步顯現。雖然頁巖氣革命使得美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下降,進口量逐年減少,但油價下跌能大量節省經濟開支。

  綜合來看,低油價催動世界經濟利弊轉換,但值得思考的是,利弊都是相對而言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多元化對各國來説都是重要任務。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表示,國際油價下跌將促使俄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加大對高新技術的投資,俄經濟未來會恢復增長。

  對於石油消費國來説,在世界經濟大環境仍然表現脆弱的情況下,目前的低油價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推動經濟復蘇和增長,而抓住機遇調整和優化結構並夯實經濟基礎則是未來持續發展的關鍵。

  新能源更多看政策

  低油價會對新能源、再生能源産業的發展産生一定的抑製作用,但許多國家推動新能源發展更多考慮的是能源多元化、節能減排等因素,而非能源價格。

  低油價使不少國家更傾向於使用傳統能源,這將對新能源、再生能源的發展帶來一定衝擊,但同時也能促使一些國家調整相關能源政策。

  國際能源署發佈的2015年中期可再生能源市場報告指出,低油價對全球新能源發展的影響只是概念上的而非實際的。新能源的發展更多依賴於政府是否有意願保持政策支援以及合理的市場規劃。

  報告還指出,在加強能源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支援下,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繼續普遍下降。即使在低油價的環境裏,一些強勁的政策推動者更多考慮的是能源多元化、當地的排污和低碳目標。一些主要國家,如中國和印度已經開始往這個方向進發。

  前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首席能源研究員陳衛東指出,中國引入新能源不是由於石油價格變動,而是出於節能減排和替代傳統能源的考慮。

  市場研究諮詢機構弗羅斯特-沙利文發佈的報告説,受中國、印度、日本需求增長的帶動,亞太地區的太陽能市場將保持強勁發展態勢。報告還指出,這將吸引大量投資進入相關産業鏈上下游。

  一些分析人士仍看好2016年太陽能、風能等能源的發展。能源與資本網站分析師吉斯·科爾預計,2016年,美國風能和太陽能都將保持增長勢頭。其中,太陽能受美國政府延長投資稅收抵免政策鼓勵,將走在所有可再生能源的前列。

  市場研究諮詢機構弗羅斯特-沙利文認為,太陽能將是2016年發電領域增長速度最快的,而亞太地區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産業發展最大的看點。

  低油價有利也有弊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對已為全球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的中國來説,既會帶來機遇,但同時也有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

  分析人士認為,油價下跌減少了原油的進口支出,並且有利於降低通貨膨脹的壓力,給予央行更多的貨幣政策空間。同時,低油價為中國開展國際原油貿易創造了有利的市場環境。

  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進口原油3.4億噸,比2014年多進口2700多萬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説,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約為58%,油價大跌對中國是機遇大於風險。

  中國經濟正在從出口和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油價下跌,給航空、航運等交通運輸行業帶來利好,也給消費者帶來實惠。對製造業而言,低油價是利好因素,某種程度上相當於對企業減稅,有利於提高企業盈利能力。此外,煉油和化工行業也將因此受益。

  有基金經理指出,對於中國的製造業企業,面對各種商品的價格波動增加,企業應該加強就商品價格做對衝,避免原材料波動帶來的損失。

  不過,低油價對中國也有不利的一面。中國能源網首席資訊官韓曉平認為,國際油價大跌嚴重抑制了中國油氣勘探開發行業的發展,給未來供應保障埋下隱患。而石油勘探開發不足,也不利於拉動機械、鋼鐵等製造産業的發展。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