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爾、美的競購GE家電業務 收購企業成品牌輸出跳板

  • 發佈時間:2016-01-15 08:35:37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6年必定將成為中國家電企業全面國際化的新起點。繼TCL收購湯姆遜和阿爾卡特朗訊、創維收購美茲、海信收購夏普北美工廠後,昨日又有消息傳出海爾、美的正在與美國通用集團(以下簡稱“GE”)商討收購該公司家電業務,中國家電企業颳起了一股對全球家電品牌的掃貨之風。

  海爾、美的競購GE家電

  消息稱,海爾、美的參與了GE家電業務新一輪的收購出價,但並未透露具體收購報價金額。北京商報記者分別聯繫到海爾和美的相關負責人,雙方均沒有否認此消息。

  這一消息並非空穴來風,原因在於美國家電巨頭GE正面臨重新出售家電業務的難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家電業主導者由美國向日本交接,美國企業逐漸淡出全球家電市場,僅剩下包括GE在內的少數幾家。隨著GE不斷向能源、醫療、家庭、交通運輸、金融等領域發展,家電逐漸成為集團可有可無的業務,GE也一直在尋求出手家電業務的機會。

  最終在2014年9月,GE以33億美元的高價將家電業務銷售給伊萊克斯。宣告終於甩掉了這個大包袱。當時,通用電氣和伊萊克斯公司共同宣佈,該交易獲得雙方董事會的批准,並預計到2015年完成各種交易手續。

  結果就在2015年的最後一個月,因為美國司法部反對,這項收購協議告吹,使得通用電氣不得不重啟銷售家電業務的計劃。

  垂涎美國市場

  而中國企業對GE家電業務一直虎視眈眈。早在2014年,GE與伊萊克斯達成交易之前,便有消息稱海爾參與了收購。原因在於,拿下GE近乎相當於拿下了美國白電市場。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甚至指出,不管海爾和美的誰最終競購成功,都將徹底奠定各自企業在全球白電第一品牌的地位。

  據了解,GE家電業務在美國發展有百年曆史,備受美國當地用戶的認可。在美國家電市場,GE家電僅次於伊萊克斯和惠而浦,排名第三。

  對於收購GE家電業務,家電分析師梁振鵬也表示海爾、美的參與競購的可能性極大。一直以來,在歐美、日本等市場,國內自主品牌處於中檔、大眾品牌形象,未能躋身主流高端品牌市場。通過收購來開拓高端市場無疑是國際化推進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梁振鵬還進一步指出,如果此次海爾或者美的能夠收購GE家電業務,不僅有助於開拓美國家電市場,GE品牌也將成為國內家電品牌打開歐美、日本家電市場的跳板。

  事實上,競購GE也並非中國企業首次競購海外家電企業。早在2004年,TCL收購了湯姆遜的全球彩電業務,同年收購了歐洲手機製造商阿爾卡特朗訊;2011年,海爾也在日本收購了三洋。去年6月,創維正式收購德國老牌電視機製造商美茲的TV業務,同年8月初,海信正式對外宣佈以2370萬美元收購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和夏普電視美洲地區(巴西除外)五年品牌使用權。

  收購企業成品牌輸出跳板

  家電企業瘋狂海外並購的背後,是中國家電産業發展階段的升級。中國家電經過近20年的國際化發展,已經走過了業務出貨和産品出海的階段,現已全面步入品牌出海階段。

  中國家電紛紛越洋收購,表面上是通過收購外資品牌,快速提升市場份額。但實際上,更深層次的目的還是在於通過外資品牌的過渡,最終實現中國品牌的崛起。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路行銷專家委員洪仕斌便指出,海爾之所以在日本佔領白電高端市場,主要原因就在於收購了日本本土三洋品牌,通過聯合銷售、聯合傳播等方式實現了海爾品牌的崛起。

  北京商報記者在歐洲、美國走訪當地賣場時也發現,中國企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面對的不僅是三星、LG等消費電子巨頭的挑戰,同時也將面臨來自這些國家一些本土品牌的競爭。因此,對於中國企業來説,採取並購和自有品牌出擊兩條腿走路的方式,才能讓國際化和本土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儘管中國企業十分中意GE家電,但想要拿下GE家電並不容易。原因在於中國家電企業的競爭對手遠不止於此。早在2014年時,便有消息稱,三星、LG均參與競購。業內人士指出,在美國政府部門不干涉的情況下,哪家企業最終競購成功要看投標價格。北京商報記者 陳維 石飛月/文 王飛/製表

  中國家電企業海外收購案例一覽

  2004年 TCL收購法國湯姆遜全球彩電業務

  2004年 TCL收購法國手機製造商阿爾卡特朗訊

  2011年 海爾收購日本三洋

  2015年 創維收購德國電視機製造商美茲TV業務

  2015年 海信收購夏普墨西哥彩電工廠

  2016年 海爾、美的被傳競購美國GE家電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