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老家院子裏的井

  • 發佈時間:2016-01-15 08:33:32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張楓

  母親手術後剛醒過來,催促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我不應聲,母親便急了:“不回去,你叔叔嬸子們拿什麼淘米下鍋煮飯?”

  老家的院子裏有一口井,雖年深日久,但水質清澈甜潤,是鄉親們燒茶煮飯用水的首選。母親催我回去,就是怕耽誤了大家做晚飯。母親在家時,每逢夕陽西下,我們家都會像趕廟會似的,男女老少挑著水桶,來我家打水,備夠他們一天的生活用水。母親呢,約定俗成般地,每天都會早早地從地裏回來,敞開大門,等叔叔嬸子們過來拎水。

  説起那口古井,連爺爺在世時也説不清是什麼時候、誰掘出來的。只知道它是村裏唯一一口吃水井,無論天有多旱,地有多澇,它都始終保持著那種水位,那種水質,不漲不落,不鹹不鹼。

  坐在院子裏看人挑水的習慣,始於老奶奶。那時,老奶奶把一把太師椅放在屋檐下,無論春秋冬夏,她老人家都會托著長長的煙管,一面悠閒地吸煙,一面看鄰居們挑水。在我的印象中,其實老奶奶是不會吸煙的,看鄰居們來我家汲水,送個順水人情,大概才是她老人家最終的目的,只是納悶,送人情也不至於坐在院子裏,一送就是幾個春秋啊?

  到奶奶掌管家事的時候,仍然這樣,即使地裏的活再忙,割麥炸豆火燒眉毛也不例外,只要快到晚上燒火做飯的時候,奶奶都要第一時間趕回家,坐到老奶奶那把太師椅上,一坐就是半天。奶奶的虔誠,至今讓我對那口水井心生敬畏。

  奶奶走了後,這差事就落到了母親的頭上,與老奶奶、奶奶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母親不再坐那把太師椅,而是下地後,早早地回來,邊生火做飯,邊給汲水的嬸子大娘説話聊天。飯做熟了後,就端上一盆待洗的衣服,坐在井邊,邊搓洗衣服,邊時不時地在地上畫著橫杠。

  曾有幾次,家裏的雞鴨因為大門敞開而跑丟了。母親因此上過火,發誓關上大門,誰也不讓進。可是第二天火氣一消,母親照樣打開家門,讓大夥汲水做飯。

  長大後,離開家門的那天晚上,母親讓我用自家的水桶,挑上兩桶水,給村頭的王大爺送過去,我才幡然醒悟。原來,老奶奶、奶奶和母親,每天都在數著來家挑水的人家,45戶人家,誰家喝不上水,她們都會在心裏繫上個心結。

  把母親安排妥當,趕回家時,已經過了吃晚飯的時間。我獨自一人,坐在院子裏,等著鄰居們過來汲水,可等到月上柳梢時,也沒看到一個人影。於是我又開始埋怨起母親:總想著別人,別人誰想著你?第二天清晨,打開門的瞬間,我愣在了門口:門口聚滿了熟悉的面孔,只是他們手裏提的不是水桶,是一籃子一籃子的雞蛋和沉甸甸的牛奶……這時我才明白,三代人的井事,汲上來的不僅僅是清澈幹甜的泉水,還有被這泉水滋養著的濃濃鄉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