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仗專利之“劍”笑踞市場

  • 發佈時間:2016-01-15 05:52:3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月14日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企業發明專利申請58.3萬件,佔國內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的60.2%,與上年基本持平;我國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授權15.9萬件,佔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的60.5%,較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

  “企業發明專利數量的快速增加,一方面意味著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愈加認識到智慧財産權,尤其是發明專利對加快企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作用,一方面也説明我國企業創新活力不斷增強,正在自主創新中繼續發揮決定性作用。”同濟大學智慧財産權學院院長朱雪忠表示。

  專利量更多質更優

  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上,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2844件的數量奪冠,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2673件的數量優勢位列第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以2413件、2081件、1115件排名第三、第四、第五。

  然而對比近幾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稍加梳理即可發現,連續數年穩居榜首的華為,此次未能蟬聯冠軍。而之前一直寂寂無聞的深圳市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此次以728件的數量排名第六。“從新的排行榜來看,原來的領先者雖然依舊領先,但領先優勢不如以前明顯,而且面臨著‘後有追兵’的強烈挑戰。比如,之前一向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後的企業,此次成為榜單上的‘黑馬’。”朱雪忠分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榜單中,國家電網公司的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2081件,而在上年這一數字僅為408件,數量上的變化顯而易見。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計劃估計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李志軍看來,出現上述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國家電網近些年更加注重科技創新,更加重視專利申請,另一方面,發明專利審查週期長的因素也不可否認。一般而言,發明專利申請兩三年後才可獲得授權,因此專利産出有一個滯後期,而國家電網2015年恰恰到了專利“豐收期”。

  不過,“2015年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行榜中,第一名與最後一名的專利授權量相差甚遠。這説明各企業創新能力發展還很不平衡,差距較大”。李志軍表示。但他同時強調,2015年的榜單,指標體系更加合理,也更加注重專利品質,充分體現了政府部門專利數量佈局、品質取勝的戰略。隨著以“數量佈局,品質取勝”為導向的各種政策的調整實施,我國企業的專利結構更合理,高水準、高價值的專利數量明顯增加。

  專利運用能力待提升

  企業發明專利數量的迅猛增長,源於對發明專利的清醒認識。“智慧財産權是一種新型産權安排機制,通過賦予創新成果財産權,進一步賦予創新主體對創新成果的支配權和使用權,以及通過成果轉移轉化獲取收益的權利。同時,它也是一種創新激勵機制,通過依法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來激勵人們發明創新。”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

  對此,中聯重科副總工程師付玲深有感觸。前幾年,工程機械行業整體業績同比下降20%,中聯重科卻實現收入、利潤同比增長20%。奧秘何在?“重視發明專利,堅持創新驅動。”付玲回答。她介紹,公司每年開發數百項新産品、新技術,申請專利上千件,新産品、新技術對市場的貢獻率大於50%。

  依仗專利之劍開拓市場“笑傲江湖”的,不唯中聯重科。據統計,“十二五”時期,120項專利金獎項目新增銷售額6221億元,新增利潤1317億元。由此,智慧財産權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可見一斑。

  事實上,發明專利不僅能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同時也是企業競爭的利器。近幾年,跨國公司巨頭們正悄然舉起專利大棒以捍衛其固有市場利益。而因為專利匱乏等因素深受其害的中國企業不在少數,最近深陷專利官司的小米公司便是其中一個。

  歲末年初,來勢洶洶的通訊業“元老”愛立信正通過專利官司,與小米帝國展開一場“拉鋸戰”。“小米與全球任何一家公司一樣,需要得到我們的授權才能使用我們的技術專利。”2015年12月21日,愛立信中國區最新官方聲明稱,目前在印度的法律程式仍未結束,愛立信的立場不變,那就是小米必須要交“專利費”。儘管這場拉鋸戰眼下尚未有明確結果,但毫無疑問,小米進軍印度市場已受到影響。

  令人有些擔憂的是,“旺盛的市場需求,催生出一批‘野蠻生長’的企業在市場上‘裸奔’”。一位業內人士表示。而這樣的企業還不在少數。以湖南為例,2013年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請專利的比例只有30%。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條是不少企業仍存在這樣一個誤區:技術創新、申請專利是少數大企業和科研院所的事。

  除了要進一步重視技術創新,積極申請專利,李志軍認為當前企業還要注重專利運用。“現在,企業重申請、輕運用的現象比較普遍,其實專利申請和運用同樣重要。當然,也要重視建立專利聯盟、專利池,注重打組合拳,發揮專利的更大作用。”他強調。

  “智慧財産權評議是望遠鏡,沒有智慧財産權評議,就做不到知己知彼、坦然應對,甚至寸步難行。”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國門,朱雪忠建議,將智慧財産權評議逐步嵌入産業經濟科技活動的全過程,據此增加企業進軍國際的底氣,降低侵犯他人智慧財産權的風險。唯有如此,在遇到高額訴訟威脅時,方能“來之無畏、卻之從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