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是時候打破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桎梏了

  • 發佈時間:2016-01-15 02:10:37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一家之言

  預期收益率走低,可以促使投資者改變對理財産品只賺不賠的認識,關注重點回歸資産管理的本質。擠掉預期收益率一直虛高的水分,將促使銀行理財市場深刻變革。

  據媒體報道,監管部門近日非正式指導銀行降低理財産品收益率。業內人士預計,銀行理財在一季度將開始新一輪的收益率下調。

  雖然理財收益率升降是一個市場化選擇的結果,與行政指導無關,但虛高的理財産品收益率已難支撐。理財資金所投資的資産端收益率是決定理財收益率的最核心因素。銀行理財普遍遭遇“高收益資産荒”。由於理財市場競爭激烈,而且理財業務有一定的期限錯配,所以銀行支付的理財收益率上升和下降的速度要慢于資産收益率,出現時間差。

  不過,躲得了初一難逃十五。進入2016年第一週,銀行理財收益率普遍下降。1月2日至8日,發售的812款人民幣非結構化産品,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4.32%,較上一週下降0.11個百分點。

  由於市場對銀行理財“剛性兌付”的預期,因此“預期收益率”在銀行理財産品推廣中成為吸引投資者的關鍵甚至唯一因素。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産品的時候,基本不區分發行方是誰,導致銀行理財風險與收益的嚴重不匹配,扭曲了市場行為。預期收益率走低,可以促使投資者逐步適應理財産品收益率新常態,改變對理財産品只賺不賠的認識,關注重點回歸資産管理的本質。

  尤為重要的是,擠掉預期收益率一直虛高的水分,將促使銀行理財市場深刻變革。長期以來,銀行在資産端高枕無憂,為了爭奪負債市場,通過放杠桿、拉久期等手段盲目提高産品預期收益,引發銀行間的惡性迴圈競爭。隨著總需求下降、持續低利率環境以及資産供應匱乏,銀行理財不僅在邊際資金上而且整個理財池面臨虧損的風險。理財規模面臨去杠桿。目前,部分銀行已經主動收縮産品供應規模。

  此外,理財存量市場進一步分化。銀行理財難以再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過去銀行理財是增量競爭,各家銀行或多或少都會快速增長,未來將轉變為存量博弈。隨著混業經營的拓展,各家商業銀行産品設計豐富性和資産配置及管理能力的差別將導致行業分化。

  未來,定價水準在銀行理財産品中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定價水準關乎當前利益及長期發展的權衡。若理財産品定價過低,便難以吸引客戶;反之,若定價過高,也會壓縮自身的利潤,造成經營不利,增加短期內的經營風險。合理、科學的定價可以令相關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握有主動權。

  “預期收益率”不再成為銀行理財的主打牌。銀行理財産品擺脫當前按照預期收益率發行的模式、轉向基金化、結構性的真正“資産管理”産品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2014年以後,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嘗試預期收益類産品向“凈值型”轉型。然而,凈值型産品並不是將原本的預期收益率産品換個外殼。“凈值型”銀行理財産品的真諦在於,真實反映投資者應獲得的權益及需承擔的風險。而很多銀行在實際操作中,其理財産品的凈值是根據一個隱形的“預期收益率”倒推得出的,或者是根據投資金融資産的估值(本部分暫不討論估值是否合理)結合隱形的“預期收益率”倒推得出的。銀行與投資者之間權責清晰,是未來理財市場良性發展的核心。

  □史晨昱(工行資深研究員)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