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電聯合併”為何令人糾結

  • 發佈時間:2016-01-14 03:33:45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錕

  電信、聯通昨天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將此前一直傳言的合作一一落地,“電聯合併説”再度引爆市場。雖然高層一貫否認合併。但,樹欲靜而風不止,外界對雙方任何一絲變化都會以放大鏡視之。

  2008年的中國電信業第四次大重組,形成移動、電信、聯通三足鼎立局面。在3G時代,三家運營商憑藉各自優勢維持實力的相對均衡,到4G時代,失衡現象出現,中國移動憑藉4G“一騎絕塵”。正因為這種不均衡,讓市場開始了通過“電聯合併”對抗移動的傳聞。

  “電聯合併”並非簡單易事。

  早在10年前,電信、聯通就曾有一個很好的合併窗口期,只是如今,時間拖得太久,猛然合併,不但不能縮小與移動的差距,反而會引發諸多後遺症。當年,聯通在與網通合併後內鬥不斷,嚴重影響隊伍的穩定性,造成人才流失,自然也就沒有達到“1+1>2”的預期合併效果。現在,如果電信和聯通匆忙合併,磨合週期至少一年,屆時移動4G用戶將達到5億,而且因崗位重復,裁員規模不會小。在這一點上,受益最大的仍然是移動。

  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電信與聯通合併,可以恢復相對的市場均衡,雙方合體將以更充足的資金推動網路建設。由於雙方都是FDD牌照,基站共用不存在障礙,未來可以更快的速度建設基站,節省重復建設帶來的鉅額資金浪費。

  “電聯合併”能否成行,市場糾結到底在哪兒?筆者以為,最關鍵的還是合併的路徑。以往每次合併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式指令,效果往往不達預期,甚至影響人心。

  其實,從種種跡象看,管理層似乎吸取了以往合併的教訓,從雙方4G網路共用合作,到共同發佈六模全網通終端白皮書,都是小步快跑的節奏。這次合併,應該不會馬上發生。因為路徑已發生變化,是自下而上,先從業務層面進行整合,當雙方業務層面完成整合,理順各種人員關係,集團層面完成整合,也就水到渠成。有權威人士預計,“電聯合併”最快2017年底現雛形。

  對消費者來説,比合併更重要的是得到真正的實惠。因此,電聯若真有合併之意,各方也還要把消費者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