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人民幣貶值 你最需要知道的八個問題

  • 發佈時間:2016-01-14 03:31:2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習慣了人民幣升值的中國老百姓,似乎被歲末年初的這波人民幣貶值潮“嚇”到了。

  中國外匯網的數據顯示,自2015年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下降5%。

  不過,從2015年12月28日截至1月13日的十個交易日裏,人民幣對英鎊、澳元、加元呈現升值態勢。人民幣匯率告別了過去多年的單邊升值以及唯美元“馬首是瞻”的走勢,迎來的是一個多元和變化的新時代。

  在此背景下,兌換美元的人多了,提前佈局美元資産的人賺了,出口企業樂了,但那些持有大量美元負債的公司哭了……

  由於購匯過於火爆,近日有媒體稱外管局對境內個人購買美元做出限制。對此,外管局1月13日晚回應稱,部分銀行對客戶購匯後提取一定金額以上的外幣現鈔有事先預約要求,是正常商業行為,並非外匯管理政策要求。

  對於正在調整的中國經濟來説,人民幣貶值無疑將刺激出口。去年12月,中國出口實現正增長,這與人民幣匯率的貶值不無關係。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在考慮,持續的貶值可能帶來的資本流出,對中國資本市場以及房地産市場的影響。

  這一場貶值還會持續多久?新匯率時代會把我們帶向何處?老百姓又要如何保衛自己的錢袋子?對於各種焦點問題,新京報特推出相關專題,答疑解惑。

  Q1

  人民幣貶值空間有多少?

  自去年8月匯率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波動加大。在國內外多種因素的交織影響下,作為金融主導價格之一的匯率是否還會貶值,貶值的空間有多大成為市場密切關注的話題之一。

  崑崙銀行戰略投資與發展部總經理助理李建軍認為,在目前國際經濟的大背景下,美聯儲處在加息週期,而人民幣還處於寬鬆週期,二者的利差在縮小給人民幣匯率帶來了向下修正的空間。

  李建軍稱,人民幣的修正處於可控狀態。他認為,匯率一旦出現大幅快速貶值,對經濟的破壞非常大。而在匯率修正過程中,央行應該也有必要對匯率進行干預,打擊投機的“羊群效應”。而且,並非只有中國在維護本國匯率,日本、美國等國家都在這麼做。

  另一方面,長期來看中國的經濟本身並沒有大問題。假設經濟增速下降到6.5%,在全球範圍內也是高增速國家,人民幣仍然是具有投資價值和吸引力的貨幣。同時國內在不斷推進金融改革,通過設立自貿區等方式,提高資本項目開發程度,使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規模更大、範圍更廣,提高國際認可度。

  此前多位專家預計,2016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可能會到6.8甚至是7。李建軍則認為,匯率到7已經是極限,因為中國經濟總體向好,很難有大的變化給匯率帶來如此大的影響。

  Q2

  是匯率多年高估的修正?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世界各國紛紛採取貨幣貶值措施提振本國經濟。其中,美國于2008年即開始美元貶值,而歐元、日元于2014年開始大幅貶值。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的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7月,美元指數升值23%,歐元貶值18%,人民幣中間價僅貶值6.4%。國際上認為中國匯率高估的聲音不絕於耳。

  不少市場與分析人士認為,本次人民幣貶值是在修正此前的高估。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則認為,2015年8月以來的人民幣貶值,主要是由人民幣匯率高估和“資産荒”兩方面因素造成的。

  鄧海清稱,首先,人民幣對美元會出現高度高估,是由於歐美國家、新興市場國家等貨幣在2015年8月之前一年裏,相對美元都有5%-10%甚至更多的貶值幅度,而人民幣相對美元並未貶值,形成了人民幣匯率高估的“堰塞湖”。

  對於市場對人民幣估值修復過程中,是否會重現此前新興國家匯率市場踩踏甚至崩盤的可能。鄧海清認為,人民幣的貶值與當年的泰銖、盧布不同,不存在崩盤的可能。2015年中國經濟基本面下滑並不大,人民幣貶值既不是外債問題,又不是實體經濟嚴重惡化,所以人民幣不會出現大幅貶值,也不存在大量資本外逃導致經濟崩盤的可能。

  Q3

  經濟下行壓力引發?

  一些市場人士將人民幣貶值的誘因指向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認為,其實是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影響。“一方面,目前國內製造業産能嚴重過剩,面臨去産能、去庫存的過程,許多企業投資增長率放緩,對外轉移投資的速度變快;另一方面,國際上美元走強,在世界衝突動蕩中,為了避險,美元需求量增大。都會加劇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滑。”

  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則表示,經濟下行壓力是個長期的基本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主要原因還是“中間價改革”來得太晚了。肖磊稱,中國經濟下行實際上從2013年就出現了,當時人民幣還是跟著美元被動升值,但去年8月份中間價改革之後,人民幣一直貶值。

  “這是正常回歸,並不是經濟下行壓力影響。因為出現一個技術性的變化,以前人民幣匯率80%與美元掛鉤,現在變成20%,另外80%與一籃子貨幣掛鉤。實際上,是外國其他貨幣下跌,人民幣跟著下跌。”據肖磊分析,隨著這種下跌趨勢的形成,全球的投資基金看到這個預期,來做空、炒作人民幣,才導致現階段人民幣持續貶值的情況。

  不過,肖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在慢慢調整,出口市場的數據也在改善,經濟已經從觸底企穩。此外,當今大宗商品價格的下跌,有助於國內經濟穩定,對人民幣的穩定也有作用。

  Q4

  外匯儲備“子彈”足夠?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焚燒”外匯儲備。1月7日央行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為3.33萬億美元,較11月末下降1100億美元,創2012年11月以來最低水準。因人民幣對美元不斷下行,央行為穩定匯率,只能拋售美元。那麼央行是否有足夠外匯儲備應對開年接連上演的人民幣對美元貶值?

  “目前看中國的外匯儲備非常雄厚,足以應對資本外流。”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表示,不過也要引導貶值幅度,貶值在3%-5%的範圍內,有利於外匯儲備穩定。

  而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則認為,中國外匯儲備看似很大,但相比我們的消耗能力,當前3.3萬億的美元外匯儲備捉襟見肘。每年中國用於原油和晶片的進口就花掉接近5000億美元,增持黃金也需要消耗大量外匯儲備。

  肖磊估算,自去年8月份至今,人民幣對美元下跌6%,同期外匯儲備減少了3000億美元,其中接近2000億美元是用來干預人民幣匯率和資本外流。如果按照目前的節奏,人民幣年貶值6%-8%來算,今年外匯儲備降至3萬億以內概率較大。

  “外匯儲備和匯率貶值間有相互加強的成分,為了控制貶值要消耗大量外儲;而外匯儲備大幅下降又會促使人民幣貶值。”徐洪才認為,要打破這種關係,央行要引導市場預期,只有給出市場清晰的政策目標,才能提振市場信心,否則一旦信心動搖,代價就更大。

  Q5

  是否利好出口貿易?

  在外貿形勢艱難之際,人民幣貶值一度被賦予利好出口的期望。1月13日海關總署公佈數據顯示,去年12月出口額同比增長2.3%,招商銀行認為,12月外貿超預期料與人民幣貶值有關。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表示,這輪人民幣匯率貶值主要是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一定程度有利於對美國出口。而人民幣對美元的貶值一定程度上緩解人民幣對歐元、日元的升值壓力,從這個角度講有利於對這些國家的出口。

  不過,貶值並非總是利好出口。一些外貿廠商對媒體表示,很多外貿訂單要提前三個月簽訂,按簽單當天匯率結算,即使人民幣出現大幅貶值,結算金額也不會有變化。此外,境外買家趁人民幣貶值之際壓低價格的情況也有發生。此前就有人民幣貶值,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要求中國供應商降價。

  在黃金錢包首席研究員肖磊看來,貶值的目的並不是刺激出口,而是讓出口環境更好一些,成本更低一些。但是,貶值不能過多,否則影響市場預期,造成資本外逃,將對實體經濟産生負面影響。

  Q6

  如何影響股市、樓市?

  持續貶值是否會傳導到股市和樓市,海通證券認為,匯率與股市並非簡單正或負相關。

  從世界範圍來看,匯率主動貶值時,股市會出現上漲。以美國的例子最為典型,自1990年以來美元曾兩次走弱,美股同期均受益於貨幣寬鬆政策,出現明顯上漲。

  相反,匯率被動貶值時,股市出現下跌。2007年11月至2009年3月,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南韓基本面顯著惡化,韓元被動貶值43%,南韓綜合指數下跌40%。2014年底盧布的被動下跌也引起了俄羅斯股市暴跌40%。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人民幣匯率貶值,對於股市有一個資訊和信心的影響。很多股民認為中國的經濟是否出現問題,資金是否出走,這是一種信心上的衝擊,而不是資金鏈的衝擊。

  樓市方面,2006年到2015年,人民幣持續升值9年,最高上漲32%。巧合的是,這期間也是中國房價飛速上漲的9年。有分析稱,在人民幣貶值背景下,投資者有可能將資産撤出房地産市場。而外國的過往經驗也印證了這一説法。

  2004年到2012年,新加坡GDP增速連創新高,匯率也處於升值預期通道。這一過程中,新加坡房價明顯上漲。而在2013年和2014年兩年間,新加坡經濟增速出現下滑,匯率貶值預期上升,該預期也導致了房價出現下降趨勢。

  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認為,考慮到匯率和房産價格之間的經驗關係,目前房地産價格再度處於一個敏感期。

  Q7

  是否需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

  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斷走弱的情況下,留學生、海淘客和近期有出行安排的人群覺得“錢不值錢了”,轉而緊急換匯,一些抱著投資、理財等想法的人也對美元展開追逐。

  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數據計算,2015年12月14日,1美元可兌換人民幣6.4495元,而到了2016年1月13日,這個數值變成了6.5630元。如果以兌換1000美元計算的話,目前要比一個月前多花費113.5元。對於有實際需求的人來説,換匯顯然是眼前之需。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説,有理財師表示,美元可以作為家庭資産分散配置的一個方式,但還應注意風險,因為美元未來只是有加息預期,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此外,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説,穩健的美元投資渠道比較單一,比較可能的投資渠道就是銀行的美元理財産品。

  而新京報記者從一些銀行理財經理處了解到,目前美元的定期儲蓄利率和美元理財收益並不高。據一家全國性商業銀行的理財經理透露,該行美元定期儲蓄一年的利率僅為0.75%,美元理財産品三個月的年化收益約1.85%。該經理表示,人民幣儲蓄的利率要高很多,而且人民幣的理財産品種類較多,年化收益率能達到4.5%左右。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如果選擇美元理財産品,要事先考慮好兩點:一是銀行美元理財産品多數期限較長,購買前要確保家庭中長期流動性不受影響;二是能夠承擔匯率波動風險。

  Q8

  要“跟風”買QDII基金嗎?

  在人民幣貶值、股市下跌的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QDII基金正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多家基金公司出現額度緊張狀況,已暫停大額申購。

  1月12日晚,博時基金4隻QDII基金同時宣佈自1月13日起暫停申購業務,而暫停申購原因則是由於外匯額度限制。

  此外,廣發基金、華夏基金、國泰基金等公司旗下多只QDII基金也已公告暫停大額申購。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人士稱:“人民幣貶值情況下,很多QDII基金已經都出現明顯凈申購,但各家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都不多,申請新額度必須經過審批,所以只能暫停大額申購。”

  廣發基金國際業務副總經理邱煒表示,未來一年,美元資産預期走強,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壓力持續存在。因此,居民在資産籃子中配置美元資産,能有效分散單一幣種資産的風險,選擇人民幣計價、美元投資的QDII基金有機會獲得人民幣貶值帶來的投資收益。

  同花順數據顯示,2015年QDII債券基金業績表現不俗,其中,廣發亞太中高收益人民幣回報率達到16.3%,鵬華全球高收益債人民幣回報率為14.64%,博時亞洲票息人民幣回報率為13.4%。

  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通過QDII基金配置美元資産,不用考慮個人購匯的額度限制,甚至可能獲得比美元存款或美元理財更高的收益。但他也提示稱,QDII基金並非毫無風險。“目前來看僅黃金QDII和債券QDII上漲較快,大宗商品QDII還是普遍下跌的。因此,投資QDII要選好投資標的,不能盲目跟風。”

  B04-B07版專題統籌:蘇曼麗 蔡航

  B04-B05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蘇曼麗 陳楊 陳鵬 劉素宏 羅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