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監管部門倡議降低理財産品收益率

  • 發佈時間:2016-01-13 08:41:09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昨日有媒體報道稱,銀監會和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近日非正式指導銀行降低理財産品收益率。證券時報記者就此事向銀監會和中債登求證,銀監會暫未回復,而中債登方面予以否認,表示有關報道並不完全準確。

  “我們上周召開過培訓會議,但主要內容不是指導銀行理財控規模防風險,而是向銀行理財部門介紹理財登記系統剛上線的新功能。”中債登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獲悉,在該培訓會議上,為防止銀行理財爆發風險,主管部門的領導確實口頭倡議銀行理財業務控制規模、降低産品收益率。

  實際上,不少銀行的理財産品自去年開始就在主動控規模、降低收益率。去年債市轉牛,收益率一路下探所帶來的資産配置荒,使銀行理財、“寶寶”類産品等固定收益類投資“大戶”日子不好過。融360監測數據顯示,2015年12月銀行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2%,創下兩年來新低。

  銀率網分析師稱,銀行理財産品收益出現較大幅度回落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方面是銀行結束年底考核之後,資金面驟然寬鬆;另一方面受上周股市“熔斷”影響,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加上當前比較低迷的實體經濟現狀,市場對央行進一步降準降息的預期升溫。今年銀行理財收益率整體維持下跌趨勢不變,預計未來跌幅會逐漸收窄,對於銀行理財産品投資者來説,今年的投資宜早不宜遲。

  據了解,在資産配置荒下,各機構都在尋找“負債端成本下降趨勢慢于投資端收益率”這一矛盾的解決之道。多位銀行理財部門人士表示,通過加杠桿、擴大委外業務佔比和有意控制理財規模,已成為銀行應對資産配置荒的主要手段。

  “目前銀行理財資産端的收益率主要靠前幾年投資的高回報標的維持,但這些標的也面臨著陸續到期的問題。新增投資的收益率一降再降,銀行只能通過控制理財産品發行規模來緩解收益壓力。”一位國有大行資管部人士稱。

  值得注意的是,在銀行理財的資産配置中,不僅前期投資的收益率還不錯的債券面臨到期問題,曾經高收益的非標資産也正陸續到期。中金公司研報稱,在債券收益率下行過程中,理財收益率之所以下行緩慢,得益於高息非標資産的支撐,但2013年前後投資的非標資産將陸續到期,將給資産端收益率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半年,資産和負債端利率面臨倒挂風險。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今年上半年如果債市收益率繼續下行,非標集中到期,委外收益難超預期,理財收益率將繼續明顯下行。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張繼強也表示,不少理財機構都在期待加大凈值型産品的比重,以減輕資産配置壓力和絕對收益要求。除委外業務外,理財也在關注權益市場衍生機會,包括兼併重組過程中的配資業務等類固收業務。

  (證券時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