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匯率波動如何守住錢袋子?

  • 發佈時間:2016-01-13 01:31:5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日,人民幣匯率劇烈波動引發各方關注,央行已連續三天上調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扭轉中間價大幅下跌的局面。同時人民幣離岸市場上演“過山車”行情,大幅升值。業內人士認為,央行此輪波動受美元加息、“8·11匯改”影響,人民幣不存在貶值基礎。隨著匯率波動,居民開始關注換匯問題,調整資産配置。專業人士認為,海外資産配置將受追捧,但風險同樣不容小覷。時值年初,百姓該如何調整資産配置,實現資産保值呢?

  □事件

  央行連續三天上調中間價

  新年伊始,人民幣匯率上演“過山車”行情。數據顯示,去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6.4936元。上週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636元。這意味著,新年首周人民幣中間價累計跌700點。此外,相比201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的6.1190,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在2015年12月31日報6.4936,一年降幅高達約6.12%。隨後,央行緊急出手,連續三天上調人民幣中間價,通過上調中間價和市場干預引導匯率恢復平穩。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央行的干預,此輪波動行情將逐漸減弱,央行會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處在一個小幅波動的狀態。

  “目前人民幣的匯率形成機制已經不是盯住美元,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變化不會是單方向的。”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市場還不了解和適應當前人民幣匯率參考一籃子的匯率形成機制,當市場充分理解後,預期就會趨於穩定,做空人民幣的壓力也會下降。他同時提醒市場人士,最近有些人通過觀察兩日中間價的變化來判斷央行的意圖,這是一種誤解。中間價是做市商在前一日收盤價基礎上參考一籃子匯率變化等因素報價形成,因此市場人士應當主要看中間價與收盤價的價差和籃子匯率變化的關係。

  □現象

  到銀行諮詢換匯居民增多

  在傳媒行業工作的姜女士最近就在糾結,“聽説人民幣要持續貶值,很多理財産品現在的利率也確實不高,就考慮要不要把人民幣換成美元”。姜女士最終沒有換匯,通過諮詢對比,她發現美元存在銀行收益很低,活期存款利率才0.05%,而且萬一家裏有需要,再兌換也比較麻煩。

  在金融街工作的殷女士近期將自己的一部分存款換成了美元,因為她經常出國出差,感覺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近期會持續走跌,“索性多換一些,以後出差用著也比較方便”。

  俞先生的女兒三天后將到達澳大利亞墨爾本開始留學生活,“我之前換了一批澳元,為孩子準備學費和生活費。人民幣匯率波動這麼大,現在不換,怕後面跌得更厲害,所以比較糾結到底換不換。不出意外的話還是會換的。因為要留些外匯備用,怕女兒在國外有資金需求”。

  有銀行業人士表示,“目前營業網點諮詢換匯業務的居民的確增多。民眾看到有些人換匯,就想關心一下到底是否應該換匯避險。不過,目前並未發生蜂擁購匯的現象”。

  “兌換美元或其他外幣比較適合有留學或者境外旅遊計劃的居民。盲目追風兌換外幣,可能得不償失。在人民幣貶值背景下,換到的外幣比以前少。如果換到的外幣不消費,存回銀行利率也比較低。此外,外幣不適合存放家中,如果發生被盜等情況損失更加慘重。”一國有大行網點經理表示。

  銀率網分析師建議,對於那些未來有出國留學、旅遊、消費等計劃的人群來説,人民幣匯率下跌,使出境成本有所上升,如果擔心美元持續升值,可早做準備,及早進行兌換。但對金融資産不多的普通家庭而言,沒必要因擔心美元升值而換匯,因為這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對資産流動性産生障礙。

  □預期

  中長期仍看好人民幣升值

  對於人民幣匯率預期,多位專家表示,近期人民幣仍存貶值壓力,匯率波動性將加大,但中長期仍看好人民幣升值,預計隨著10月人民幣正式“入籃”,外國央行也將配置人民幣。

  “雖然今年1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加速貶值,但其對一籃子貨幣的CFETS指數(人民幣匯率指數)則大致穩定,這也印證了當前人民幣已經逐漸與美元脫鉤,而人民幣對美元走貶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的是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的走強。不過,由於大家對新的匯率政策框架還沒有充分意識,央行也沒有每天發佈人民幣指數,因此大多數投資者和媒體可能更多地看到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貶值,而並沒有關注人民幣指數的相對穩定。”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説。

  國君宏觀分析師張慶昌表示,近期人民幣仍有貶值壓力,但中期來看,人民幣有三大強力支撐,即貿易順差、物價穩定和人民幣國際化程度增強。長期取決於能否成功推動改革,改善中國經濟前景。

  汪濤還表示,將人民幣放在匯率與美元逐漸脫鉤、彈性增加的政策框架下分析,未來一年央行可能會致力於保持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有效匯率的基本穩定,並增加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雙向波動。基於對美聯儲今年繼續加息、美元指數走強的判斷,預計2016年全年人民幣將對美元溫和貶值5%,不過人民幣指數貶值幅度相對較小。“判斷人民幣匯率升貶的幅度和快慢取決於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尤其是對歐元的升貶,而時點上除了參考美聯儲加息決定,還要考慮重要會議日程(如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G20峰會)的影響。”

  □理財建議

  1以金融資産配置為主

  挖財研究院研究員王藝紅分析認為,居民未來資産配置,應以金融資産為核心。目前國內居民的資産分配主要分為四大類:第一大類是房地産,總規模約200萬億,但是租金回報率不到2%,隱含的估值超過50倍;第二大類是銀行存款,總規模超過100萬億,但是1年期存款利率已經降至1.5%;第三大類是債券類資産,規模約50萬億,經過屢次降息後債券利率雖然不如以往,但是4%-5%左右的企業債券依然隨處可覓;第四類是股票,規模也在50萬億,其中代表藍籌的上證50指數股息率約3%。“綜上所述,不管是債券類資産還是股票類資産,均比房地産和存款更有配置價值,未來資産配置的核心是金融資産。”

  2海外資産配置量力而行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梁大偉表示,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而言,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將更加頻繁,投資者都應該更加關注匯率走勢,合理配置海外資産。

  “目前國人的資産基本上都是以人民幣來計價的,在人民幣快速貶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建議大家適當去配製一些美元類資産,也可以配製一些港幣資産,可以緩解一下過於集中的人民幣資産。”嘉實基金首席投資策略師計璐説。

  王藝紅指出,海外資産配置的理念在2015年上半年之前只有少部分高凈值人群關注,但隨著A股走熊、人民幣匯率大跌、資産品質和收益下滑,越來越多精明的投資人開始意識到配置不同國家和經濟體資産的重要性。2016年也許會因此成為海外資産配置的元年。

  王藝紅進一步分析稱,短期內以美元計價的資産依然是海外資産配置的重點。此外,港幣與美元採取聯繫匯率制,美元對人民幣升值,港幣也將對人民幣被動升值,且香港主機板股票指數估值已處於全球最低水準,因此可考慮投資港股和港股QDII基金。

  值得注意的是,外資産配置風險不容小覷。王藝紅認為,“首先,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敞口,個人投資者很難靠自身力量對衝;其次,成熟市場的金融産品種類多樣、設計結構繁雜,對投資者來説選擇資産組合的難度將更大。此外,投資者還可能承擔由於不熟悉相關國家交易機制、法律法規帶來的風險”。

  3適當關注外幣理財

  金融垂直搜索平臺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12月發行的人民幣理財産品共7932款,平均收益率為4.28%,外幣理財産品合計發行176款,平均收益率為1.54%,較11月增長了0.08個百分點。

  融360銀行分析師劉銀平表示,美元在中長期走強是大趨勢,相關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將上升,也將較大拉升外幣理財市場的整體平均收益走勢。投資者可以適當關注外幣理財。在他看來,外幣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與所在國的市場利率相關,從全球來看,人民幣利率仍然處於較高水準,因此人民幣理財産品要明顯高於大部分外幣理財産品。美聯儲加息之後,美元利率上升,美元理財産品收益率也將隨之走高。“2016年1月份,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將繼續小幅下行。伴隨著美聯儲加息,美元理財産品收益率將隨之走高。”

  京華時報記者余雪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