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新版飲食指南引巨大爭議

  • 發佈時間:2016-01-13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視點

  新華社記者 林小春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及農業部近日聯合發佈每5年更新一次的政府飲食指南,建議美國民眾選擇健康飲食,強調飲食多樣化與平衡的重要性。但由於刪除上一版本中的膽固醇攝入量限制、將咖啡與瘦肉視為健康飲食一部分,加上未納入環境可持續性問題的考量,新版指南在美國引起巨大爭議乃至批評。

  總體上,新版指南對健康飲食的建議可歸納為“多吃”與“少吃”兩大類。“多吃”包括各類蔬菜,主要是深綠色、紅色和橙色蔬菜、豆類、含澱粉及其他成分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完整的水果;零脂或低脂奶製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及豆漿飲品;穀物,至少一半是全穀類;各類蛋白質食品,包括海鮮、瘦肉、禽肉、蛋類、豆製品、堅果及種子;油,包括植物食用油如菜子油、玉米油、橄欖油、花生油、紅花油、大豆油與葵花油。

  “少吃”包括:每人每天攝入的熱量,攝入人工添加糖的比重不應超過10%;每人每天攝入的熱量,飽和脂肪酸的比重不應超過10%。通常,食物飽和脂肪多來自黃油、奶酪和全脂牛奶、瘦肉以外的肉類、椰子油與棉子油等;每人每天鹽分的攝取量不應超過2.3克,其中14歲以下兒童更應少吃。

  與5年前的版本相比,新版指南修改較大的一處是可適當喝咖啡,每人每天可喝3到5杯;另一處是刪除了膽固醇攝入量限制,這意味著不用擔心吃雞蛋。但按指南所言,最大的不同其實是以前的版本側重於按飲食成分如食品類別與營養來考慮健康飲食,而最新版本從整體飲食健康習慣來看待問題。

  正如以往版本的飲食指南一樣,最新版本剛公佈即引發巨大爭論,其中最大的爭論就是新版本初稿中選擇飲食要考慮環境可持續性問題的表述被刪除了。簡而言之,就是最終版本未採納少吃肉、多吃素的建議,因為肉食生産被認為將導致排放更多二氧化碳,助推全球變暖。此外,不僅未採納少吃紅肉建議,反而刪除膽固醇攝入量限制,這被廣泛認為美國政府向畜産業利益團體的施壓屈服。

  耶魯大學預防研究中心創始主任及非盈利組織“真健康公司”創始人戴維·卡茨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新版指南是“對營養科學家辛勤工作的一種背叛”,“為了有組織的特殊利益團體的利益而有意犧牲公眾健康”,“這是美國營養政策的悲哀一天,是公眾衛生的悲哀一天”。

  “關注全球問題科學家聯盟”科學民主中心主任安德魯·羅森伯格發表聲明説,新版指南未納入關於紅肉及蔬果為主飲食的明確建議,忽略了其自身諮詢委員會的確切科學證據,而有關飲食選擇的可持續性問題表述則完全消失,錯過了告知消費者讓他們自主做抉擇的良機。

  一個名叫“負責任醫學醫生委員會”的非營利組織在指南發佈前夕甚至發起對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及農業部的訴訟,聲稱禽蛋行業對該指南發揮較大影響力,其諮詢委員會中至少3人接受過禽蛋行業的資金支援,另一人直接由該行業直接提名。不過,雖然最終版本刪除膽固醇攝入量限制的表述,但仍建議儘量少攝入膽固醇,所以該委員會後又改口稱讚指南抵制住行業壓力,僅要求對禽蛋行業在指南出臺過程中的影響展開調查。

  去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宣佈火腿、香腸、肉乾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並把生鮮紅肉,即牛、羊、豬等哺乳動物的肉,列為僅次於加工肉製品的“致癌可能性較高”的食物。但新版指南未特別指明需減少加工肉製品與紅肉的消費,美國癌症學會對此表示失望。

  當然,有人批評,就有人讚揚。比如,美國全國牛仔牛肉協會就發表聲明,表示很高興指南能把瘦肉視為健康而有營養的飲食。聲明説,自1980年第一份飲食指南發佈以來,美國牛肉表層脂肪已減少了81%,美國零售業賣得最好的牛肉65%是瘦肉,反映了美國牛肉生産商根據消費者的選擇而做出了改變。

  新版飲食指南首次建議民眾少吃“人工添加糖”贏得不少好評,但美國糖業聯盟發表聲明,指責該建議缺乏科學證據。“就像過去飲食指南中那些沒有基於科學證據的建議,比如雞蛋,添加糖建議最終也會被推翻,”其聲明説。

  當然,在吃的問題上,無論古今中外都是眾口難調,何況該飲食指南在美國還有“政治雷區”之説。相比之下,相信該指南的另一個建議的爭議相對較少:加強鍛鍊。按照該建議,成年人每週至少需要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身體鍛鍊,每週進行兩天或兩天以上增強肌肉力量的運動,6至17歲的兒童每天進行至少60分鐘的身體鍛鍊,包括有氧、健肌、強骨運動。

  (新華社華盛頓1月11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