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北京圖書訂貨會顯示實體書店暖意回

  • 發佈時間:2016-01-12 07:3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李丹  責任編輯:羅伯特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文化産業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産業。“出版業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魏玉山由此判斷。未來5年,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期,我國由出版大國進入出版強國行列,已經成為業界共識。

  有著“出版産業風向標”之稱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不僅承載著圖書交易功能,更是出版界思想交流的平臺。在日前閉幕的2016北京圖書訂貨會上,不斷有新的思想觀念碰撞出火花,也透露出未來出版産業發展的新動向。

  當前,一些圖書品類銷售遇冷,而童書的銷售卻日漸火爆,不論是出版還是銷售,都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有媒體稱,兒童圖書現在已經成為和奶粉、尿不濕一樣的剛性需求,新出臺的二孩政策更是為童書市場錦上添花。

  在今年的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記者發現,童書佔據了半壁江山。除了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接力出版社、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等老牌童書出版社外,許多似乎與童書不沾邊的出版社也將觸角延伸到這一市場。春風文藝出版社攜帶“小布老虎叢書”“小布頭叢書”“七色湖叢書”等亮相訂貨會,以往憑藉出版青春文學和文藝圖書而小有名氣的春風社,現在90%的品種是少兒圖書。

  雖説童書市場“蛋糕”近年來一直在增大,但眾多出版社的爭搶也必然會帶來惡性競爭。好在許多出版社已經有所準備,他們從自身特點出發,開發出童書市場的短板。上海音樂出版社的切入點就是音樂類圖書,並延伸至少兒舞蹈、美術藝術素養等啟蒙類圖書。他們還通過微信公眾號,實現了藝術童書的音視頻全媒體升級。

  “這兩年業內感受最明顯的,就是實體書店的回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岩鑌説,這與國家對實體書店的大力支援密不可分。中央文資辦連續3年對實體書店投入了3億多元獎勵資金,16個省區市近200家特色書店獲得了這個政策支援。此外,在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初步估算每年可為行業減免稅費30多億元。

  王岩鑌表示,“現在做餐飲的肯德基、做家居的無印良品都準備開書店、辦書業,這足以表明市場對書業是非常看好的。許多大型書城正在加快升級改造,向著綜合性服務設施轉變,營造全新的文化體驗空間”。

  在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重慶出版集團舉辦B2B線上分銷推介會;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聯合百度文庫、律商聯訊共同推廣標準版法律發佈平臺……這些活動形式各異,但都是融合發展帶來的改變。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加速發展,手機等移動端供書正在成為新趨勢,使發行渠道日益呈現多元化。京東去年發佈的數據顯示,在手機APP端,微信訂單佔到了62.9%。越來越多的國有出版發行單位也借助微信平臺進行圖書行銷,如青島出版集團開發的“微書城”。“在‘青島微書城’的微信公眾號上,我們以青島出版社資源為基礎,實現了豐富的讀者活動,如通過‘曬手圖’辨體質的互動遊戲,或通過微信平臺提供音視頻下載等。線上用戶通過社群聊天分享讀書心得。”青島城市傳媒移動新媒體中心的産品內容部主任周福興説。(經濟日報記者 李 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