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控煤,“減”總量更要“加”品質

  • 發佈時間:2016-01-12 07:31:54  來源:新華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入冬以來,江蘇接連遭遇霧霾,除了氣候因素,與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關聯很大。我省提出,力爭到明年,全省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煤炭佔能源消費比重降至65%以下。控煤,不僅要在煤炭消費總量上做減法,而且更要在煤炭品質上做加法,以嚴格標準推動潔凈用煤。

  六成煤炭發電,品質不容樂觀

  “江蘇能源消費總量中,煤炭佔67%;煤炭消費方式中,60%以上用於發電,直接用於工業生産的不到40%,居民生活基本不直接用煤。”省經信委煤炭處相關人士透露,由於水電極少,江蘇煤炭消費佔比在華東地區是較高的。

  從行業看,電力、冶金、建材、化工4個行業的煤炭消費量佔全省的80%;從地區看,蘇州、徐州、南京、無錫4個市消耗全省60%的煤炭,其中,南京的煤炭消耗量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和直轄市前列。

  目前,江蘇年用煤總量接近3億噸,除徐州生産2000余萬噸,其餘均來自山西、山東、陜西等省份,少量從印尼、俄羅斯、南非、菲律賓等國進口。其中,山西煤佔40%左右,比例最高。

  煤炭生産、加工、輸配和轉化利用過程均會造成大氣污染和生態破壞,省質監局最近開展煤炭品質監測,涉及省內的生産、儲運和使用企業,採集1141批次樣品。監測發現,全省主要用煤企業所用燃煤中,灰分含量超過15%的煤佔70%,其中,灰分含量超過35%的高灰劣質煤佔15%,高鉻煤和高硫煤分別佔18.9%、35.9%。

  “現有煤炭品質標準體系不健全,大量高硫、高灰分煤在使用。”省質監局專家介紹,煤炭的含硫量決定煙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二氧化硫排入大氣後容易産生酸雨;灰分含量影響大氣中的PM2.5濃度,部分企業為適應鍋爐要求或降低成本,高質煤與低質煤混配使用,致使煤中灰分偏高。

  祭出三硬招,南京用煤連減三年

  對照江蘇確定的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的節點要求,各地控煤進展如何?記者調查發現,用煤量大的地區控煤潛力較大,蘇北等經濟薄弱地區考慮到發展訴求,比較糾結。但是,“少用煤”是大勢所趨。

  南京煤炭消費總量已連續3年負增長。去年前3季度,該市煤炭消費總量同比下降2.24%,超額完成“十二五”控煤計劃。南京市發改委相關人士介紹,調整産業結構、強化技術改造、加大能源替代是“三大硬招”。

  南京通過專項整治化工生産和“三高兩低”企業,化工企業已減至270余家,石化産業集聚度提高到75.7%左右,南鋼等大型企業也大力淘汰低端産能。“十二五”以來,南京通過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産業結構逐步擺脫重化工業為主的發展模式,遏制住新增煤炭消耗量。目前,石化、鋼鐵等高耗能行業佔南京工業的比重,已由“十二五”初的30.6%、8.2%分別降至23.5%、5%。

  小鍋爐也是控煤的重點領域,“十二五”以來,南京累計投資近120億元,實施節能重點項目387個,關停改造小鍋爐1247台,改由大電廠集中供應蒸汽。南京江北大廠地區曾經小鍋爐扎堆,鍋爐容量越小,熱效率越低,污染排放越高,大大超過國家標準。如今通過“區域一體化熱電聯供”,將原來以發電為主的電廠調整為熱電聯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這一方案實施到位後,南京化工園年耗煤量可減少700萬噸左右。

  能源替代的重要方向是“煤改氣”。南京提出,儘快關停單機容量在10萬千瓦以下和設計壽命期滿的30萬千瓦級以下的常規火電機組,逐步將5萬千瓦級以下的燃煤供熱機組改造成燃氣機組,目前正有序推進。發展清潔能源,同樣勢在必行。去年,全省新增風力發電109.9萬千瓦、太陽能發電146.32萬千瓦,新能源發電裝機佔比穩步提高。

  亟需“用好煤”,更要“好好用煤”

  優化能源結構需要很長週期,“用好煤”成為現實之舉。省質監局經多批次監測發現,入爐煤硫含量在0.5%—8%、灰分含量小于15%時,煙氣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和煙塵較低且相對穩定,環保處理成本也較經濟。可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非常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煤的品質還影響到其他産業,如:煤灰和爐渣等副産品大量用於生産水泥、燒結磚等建築材料。省質監局抽查全省取得許可證且正常生産的198家水泥企業,所有水泥樣品均檢測出六價鉻,超過三成樣品六價鉻超限量,表明煤炭的鉻含量過高。

  目前,我國只有煤炭項目分類標準,無明確的産品品質標準。專家建議,江蘇應儘快制定煤炭品質地方標準,規範煤炭生産、經營、倉儲、使用,為國家加強監管提供依據;制定煤炭使用報檢制度,用煤單位對採購的煤炭及經混配的入爐煤批批報檢,嚴禁採購、使用未經法定部門檢驗或經檢驗不符合要求的煤炭。

  “用好煤”,既要用“好煤”,更要“好好用煤”。作為用煤大戶,省內電廠正應用清潔生産技術降低單位煤耗。南京大唐電廠投資近4000萬元,實施5項技術革新,每發一度電的煤耗降低2.63克。可別小看2.63克,一年下來,大唐電廠同樣的發電量可少用1萬多噸標煤。

  電廠還在實施超低排放改造,達到甚至低於燃氣發電的排放限值。“單臺機組監測數據達2000余個,覆蓋脫硫、脫硝、除塵的所有關鍵參數。”江蘇方天電力技術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全省燃煤機組超低排放實時線上監控系統,公司環保技術專家孫栓柱透露,已改造機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年均排放濃度符合最新標準。今年,我省還將推動45台套、2360萬千瓦燃煤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並在冶金、化工等主要耗能行業開展節能改造,力爭年節能200萬噸標煤以上。

  本報記者 黃 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