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攜程假機票曝旅遊網站通病

  • 發佈時間:2016-01-12 04:31: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曹政

  1月7日,傅先生準備從東京乘機返回北京,而辦理登機時,被航空公司通知多日前在攜程網上預訂的機票無效,更受到日本機場的調查;

  1月9日,李先生半個月前在攜程預訂的機票也在起飛前被通知“機票無效”,後來聯繫航空公司獲悉,他買到的“電子客票”在系統中根本查不到。

  這兩起假機票事件持續發酵。昨天,攜程網回應,此事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但消費者最大的困惑在於,線上旅遊平臺如果對供應商疏于監管,消費者還能放心買機票嗎?

  無效電子票號如何産生?

  兩宗事件中,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困擾著消費者。昨天,李先生和傅先生都向本報記者介紹,按照正常情況,訂單支付成功後,乘客就可以拿著攜程提供的電子票號到機場辦理登機;可到了機場,航空公司均告知他們,這個電子票號是無效的,無法登機。

  按理説,電子票號是航空公司給乘客開具的登機憑證,並由固定的系統平臺生成。“把這個電子票號放進平台中查詢,如果毫無記錄,那就可斷定這張機票根本沒有生成過。”機票行業一位資深人士向記者解釋,如果中途機票因其他原因被取消,記錄也是能夠查詢到的。

  李先生事後曾聯繫國航,客服按照電子票號、客人姓名、客人證件號查詢,結果系統裏根本查不到機票資訊。而繼續查詢預訂號後,則獲悉“曾接到訂單,但因付款時間拖得太久,便取消了訂位”。

  既然已經取消了訂單,李先生的電子票號又是從何而來?記者向攜程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前都未收到具體解釋。攜程只是在其發表的聲明中披露,主要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或供應商員工操作失誤造成,且未透露所涉及的供應商名稱。

  當前國內的旅遊平台中,大多采用既自營機票,也出售其他供應商機票的經營模式。一旦出現訂票糾紛,平臺方往往稱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此前,併入攜程的去哪兒網也頻繁被旅客投訴,從而招致多家航空公司的集體封殺。

  倒賣里程兌換機票成潛規則

  在東京機場未能成功取票的傅先生,則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了陌生人賬戶積分兌換的機票。

  記者了解到,攜程在收到傅先生的投訴後,曾組織過相關人員進行調查。經查,傅先生在攜程上預訂1月7日從東京回國的機票由供應商出票,由於供應商違規以積分兌換機票,導致傅先生無法登機。

  他介紹,聯繫攜程後,又從攜程獲得另一張機票,而這張機票的會員名稱又是另一陌生人,“攜程客服甚至讓我説是這個人的親屬”。之後,他因此還受到日本機場方面的調查。

  會員積分兌換機票業務是項老制度,除了本人可以兌換外,也是可以替他人兌換的。不過,各家航空公司都有限制,以國航、南航、東航為例,需要消費者提前設定8至10人的受益人,而且受益人名單生效期限也基本為登記後的30天到60天。而日本航空恰好要求只有父母、子女、配偶才能兌換。從東京回國的傅先生搭乘日本航空的航班回京,積分換票的幕後違規操作就此顯現出來。

  倒賣航空公司里程積分兌換的機票給不相干的旅客,已經是機票銷售的潛規則之一。但旅客買票時並不知情,一旦有退改簽要求,就很容易被航空公司拒絕,從而影響正常行程。

  機票有問題平臺不知情?

  “飛機起飛前一個多小時才得知機票有問題,再聯繫國內找解決辦法,甚至還得重新買機票,很有可能錯過飛機。”讓旅客納悶兒的是,即使是供應商的問題,作為平臺的攜程對“問題機票”知情嗎?為何不能儘早通知消費者?

  “如果是平臺的自營機票,基本能保證機票安全性;如果是供應商的,平臺也很難掌握詳細情況。”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彥峰向記者解釋,這實際上牽扯到各大旅行平臺的通病:為了讓機票價格更有競爭力、吸引更多流量,便會選擇增加供應商進入平臺;而如果供應商涌入平臺,對管理上的難題又無暇顧及,這也成為多家旅遊網站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楊彥峰説,出境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龐大,線上平臺應該通過技術等手段,從現在的事後監管變成事前和事中監管,防止“問題機票”出售給消費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