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網帖引爆線上機票銷售信任危機

  • 發佈時間:2016-01-12 03:29:3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梁建剛)國內線上預訂平臺買好票,到國外機場卻被告知無效,緊急協商後,更換的票竟然還不能用,甚至被警方要求協助調查……網友“ttdz”在網上公開自己最近的遭遇。隨後,不少網友跟帖講述類似經歷,揭開線上機票預訂平臺的許多貓膩。業內專家呼籲儘快出臺更具可操作性的法規,維護消費者權益。

  積分兌換機票存在貓膩

  1月9日,網友“ttdz”發微網志稱,自己之前在攜程上購買了一張從東京飛北京的機票,在羽田機場值機時,被告知這張機票為英航里程兌換而來,涉嫌轉賣積分,因此無效。自己花錢買的票怎麼成了積分兌換票?“ttdz”聯繫攜程客服,被告知問題出在供應商。涉事代理商隨即為“ttdz”更換了一張日本航空公司從東京飛北京的機票後,“ttdz”去值機時又遭拒絕,因更換後的票是一張日本乘客積分兌換票,“ttdz”並非持卡人或其家屬。當時,“ttdz”還被日本警方要求協助調查。

  “我們已協調供應商讓客人順利登機。後續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補償標準,保障客人權益。”攜程表示,這主要是由供應商違規操作造成,由此給旅客帶來不良體驗,攜程表示歉意。

  許多網友也吐槽了相似經歷:網友“W小姐”在攜程上購買北京至札幌的往返機票,但到機場竟查無此票; 汪先生在攜程購買兩張2016年1月上海往返奧克蘭的機票,付款成功後收到的卻是根本不存在的假票號;2015年12月,作家蔣方舟也在微網志投訴,稱花了3016元購買的東京飛北京的機票,事後收到的發票金額只有1645元,還憑空增加了一段首爾到福岡的機票……業內人士説,供應商提供的機票是否為積分兌換,只有航空公司才能判斷,而航空公司的監管時松時緊。更多案例的發生還在於缺乏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法規監管。

  訂票後上航空公司官網確認

  業內專家稱,機票價格受艙位、上座率、起飛時間等多種因素影響,以及有團隊票、折扣協議價等多種預先特價票等形式存在,現實中預訂往返票的旅客可能因為“幫助”航空公司提升上座率,而享受一些額外折扣,使機票的實際價格計算非常複雜,客觀上給了機票代理機構投機空間。如常有網友投訴機票退改簽時被收取高額退票費,原因就在於代理機構制定了比航空公司更苛刻的退改簽規則,一旦消費者更改行程,吃虧不可避免,業內稱之為“賭票”。

  有網友在網上預訂甲地到乙地的機票,隨後發現行程單上還有一段可能毫不搭界的丙地到丁地行程,消費者詢問時,代理機構往往安慰説並不影響行程。實際上,這是在國際航線中常見伎倆,航空公司為鼓勵乘客乘坐,往往將多程飛行價格定得比單程低,代理便會擅自加上行程獲取低價票,看似不影響行程,可實際上航空公司會記錄在案,甚至有權拒絕提供服務。

  里程積分兌換機票,是各家航空公司對會員提供的優惠服務,一般都規定里程積分不可買賣,但買賣現象卻一直存在。由於里程積分兌換僅限會員或指定受讓人,這些資訊都需提前實名登記,其他人用積分兌換機票很容易被查到,航空公司可以拒絕服務。因此在呼籲加強監管的同時,專家建議消費者訂票後,及時登錄航空公司官方網站確認購票資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