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央財政科研資金“盤子”怎麼定

  • 發佈時間:2016-01-08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四問科研經費②

  2014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國家財政科學技術支出為6454.5億元,比上年增加269.6億元。其中,中央財政科技支出為2899.2億元,增長6.3%,佔財政科技支出的比重為44.9%。

  公眾非常關注的是,這麼多財政科研資金投向哪兒,“盤子”怎麼定。“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改革,國家財政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將更加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更加符合科技創新規律,更加高效配置資源。”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投資研究所所長郭戎説。

  過去,我國有近百項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和專項,每年涉及近千億元資金,由近40個部門進行管理。“《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出臺以後,國家對此進行了改革、整合、調整,且力度非常大。” 郭戎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過去的一年是國家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改革攻堅克難的一年,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過去條塊分割、重復浪費、撒“胡椒面兒”等狀況。

  國家將科技計劃全面整合成五大類,分別是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基地和人才專項。郭戎表示,這五類各有側重點。“比如自然科學基金側重對自由探索的支援;重大專項主要是集中力量解決國家重大戰略産品等需求;重點研發計劃著力解決事關國計民生的重大社會公益性研究和重大科技問題;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則是激勵企業加大自身科技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而基地和人才專項則為整個科研過程提供了條件保證,等等”。

  “新的國家科技計劃和資金管理體系初步建成。”郭戎説,“其標誌或者説核心在於‘一個平臺、三根支柱、一個基礎’。”

  其中,“一個平臺”是指科技部牽頭,財政部、發改委等部門參加的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過去是條塊分割管理模式,現在有了這個跨部門協調機制,從前不同的項目管理部門各自為政的狀態將被打破,有效地避免了重復立項、多頭申報的情況,科技項目管理不再是‘九龍治水’。”

  “‘三根支柱’分別指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專業機構以及監督、評估與動態調整機制。”郭戎説,“組建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委員會就像是建立起一個諮詢評議的‘智囊機構’,委員會對國家要部署的重大項目進行大範圍的諮詢評議,聯席會議根據評議的結果進行相應的決策。”

  專業機構建設備受社會關注。過去政府部門直接管理項目,有人擔心會不會不夠專業,而今科技項目的管理完全委託給專業機構,政府部門不再直接管理科技項目。“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管理辦法。2015年,有關方面也在逐漸摸索出一套篩選、管理專業機構的相關辦法,這也是改革走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

  監督、評估與動態調整機制保障了科技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可以及時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這也是此次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不像從前的管理模式,一旦科技計劃定下來就固化了。”郭戎表示,“如果科技計劃在實施的過程中不能達到原先設定的要求,科技計劃的實施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必要時甚至會被終止。”

  “‘一個基礎’主要是指建設科技管理資訊系統,它將大幅提高立項、報送、審核、查重等環節的效率,並可以緩解成果轉化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郭戎説。

  (科技日報北京1月7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