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出口美國 唯合資車企先行?
- 發佈時間:2016-01-07 22:31:10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繼7月份國産沃爾沃S60齣口美國後,上海通用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別克昂科威日前開始出口美國,雖然動靜沒有搞得很大,但還是引起了媒體的特別關注。
問:國産車出口中東、非洲、俄羅斯、南美甚至歐洲都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唯獨出口美國成了新鮮事。為什麼?
答:簡單説,因為美國市場最難搞。看看豐田大規模召回,看看大眾尾氣門,再看看通用、福特等美國本土企業在自己老家遭受過的鉅額罰款或大規模召回,就會知道,美國政府和消費者對車企如此嚴苛,已經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可以説,美國市場一方面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中國車企最難啃的骨頭。
問:印象中很早就聽説過國産車出口美國,可到後來又都沒信了,估計就是這個原因。
答:沒錯。最早出口美國的國産車是上世紀90年代的中華子彈頭,北京中華汽車製造有限公司研發生産的,用的是老夏利的底子,車身是玻璃鋼做的,曾經是北京街頭的計程車。這款車雖然品質、安全極差,但廠家忽悠有術,於是獲得過全國科技博覽會金獎,也勾起了美國通用的興趣,買了幾輛運回美國研究鑒定,之後就沉默不語了,這就算是中國汽車對美國“出口”第一例。至於後來華晨中華轎車問世,看車的客戶總忍不住要在車身上敲一敲,銷售人員就得趕緊解釋説:我們這車不是玻璃鋼的,此中華非彼中華……,那就是後話了。
再就是2004年,曾兩次破産的美國夢幻汽車公司總裁馬爾科姆·布裏克林和奇瑞簽署了奇瑞汽車出口美國的協議,奇瑞計劃投資3億美元,夢幻投資2億美元,另外融資1.5億美元,計劃將從2007年開始批量向北美出口五款奇瑞新車,目標是年銷量達到25萬輛以上。當時的奇瑞作為中國品牌旗手正如日中天,有媒體認為“這個低調的合同,已經引發行業的強烈關注”。
後來就是2006年戴姆勒-克萊斯勒與奇瑞簽署框架協議,由奇瑞貼牌生産克萊斯勒旗下品牌的小型轎車,用於出口美國。
結果是,這兩個高調出口計劃都無調而終。
問:比亞迪和江淮也向美國出口國汽車。
答:比亞迪和江淮都曾宣佈過向美國出口新能源汽車,但結果都很神秘。
真正實現主流車型出口美國的是沃爾沃,去年7月國産S60開始出口;幾週前,上海通用別克昂科威開始出口。這兩款車的共同點是,它們都是外來品牌,都是合資企業的主打車型,都能代表當今中國汽車製造的高水準,否則,根本就進不了美國市場。
問:是不是説只有合資企業生産的汽車才能率先出口美國,中國品牌還不夠資格?
答:應該説,合資品牌汽車出口美國比中國品牌有更多的有利條件。首先是在開發製造方面,這些國際品牌已經在美國市場上打拼多年,按美國標準和消費者需求特點打造一款車是輕車熟路,再有就是它們在美國有現成的銷售服務網路可以利用,而中國品牌則要從零開始,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市場上開荒,支付更高的成本。
問:但合資品牌的母公司都是跨國公司,它們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忍中國合資企業製造的同品牌車型在其他市場上競爭,要畫一個很大的問號,畢竟這些汽車一半的利潤要歸中方合作夥伴所有。
答:這的確是個大問題。但對沃爾沃來説,或許問題不大。因為沃爾沃實際上是中國企業吉利的全資子公司,雖然發改委硬是要母公司吉利和子公司沃爾沃在中國成立合資企業——沃爾沃亞太,創造了兒子娶老媽的中外政治商業合資模式,但沃爾沃在全球不同市場上的産品佈局基本上可以自主決定,不像其他合資企業那樣,相當程度上要受到中外合資雙方不同利益訴求的牽扯。
所以,中國生産的沃爾沃可以在企業內部阻力不大的情況下對美國出口,只要美國市場有這個需求。據我所知,目前中國出口美國的是長軸版高配S60,和從瑞典出口的短軸版S60是互補的。開始計劃出口1600輛試水,由於銷售不錯,美國那邊又增加了3500輛的訂貨。
問:昂科威出口美國的問題是不是要複雜一些?
答:昂科威出口美國的確很不容易。産品層面沒問題,昂科威是國內中型SUV市場的絕對冠軍,銷量遙遙領先於所有對手,為美國市場做適應性調整也問題不大,和別克品牌在美國的車型也沒有衝突。
最大的挑戰恐怕來自上海通用的外放股東——通用汽車方面。昂科威出口美國,對中方合資夥伴上汽來説是名利雙收的事情,但在通用汽車方面,強大工會自然會質疑:你們把原來的出口産品拿到國外生産,減少了國內的就業崗位,還嫌不夠,現在又把國外生産的汽車進口過來,這不是吃裏扒外嗎?在這種情況下,通用汽車決策層仍然同意中國合資企業生産車型出口美國,一方面有豐富別克品牌在美國的産品線以及進口車成本、利潤等的考慮,從通用在華長期戰略角度看,也要強化與中方合資夥伴關係,另一方面,還要顧及工會和本土員工的態度,難度很大。
問:中國品牌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對美國出口?
答:美國是全球最開放的市場,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較低,很現實,很多商品只要對自己的口味,物美價廉,甭管是來自哪個國家的,都好賣。但汽車比較複雜,人們對它的要求比較高也比較多。豐田、現代都曾經栽過跟頭,後來又都做大了;雷克薩斯雖然是全新品牌,也能很快躥紅。所以,美國市場的機會很大,但另一方面中國汽車品牌進入美國市場的成本和風險都大大超過了合資品牌,這也是汽車不同於其他商品的特別之處。所以,合資品牌先行一步也很自然,而中國品牌汽車要真正實現批量出口美國,還要走很長的路。
(作者為《國際商報·汽車週刊》主編)
本欄目與網通社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