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公司5.5億拍得“黃金航班時刻” 票價會漲嗎?
- 發佈時間:2016-01-06 17:16:00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市場之手,能否破解稀缺空中資源分配難——聚焦航班時刻拍賣
稀缺的航班時刻可以拍賣了,9000多萬元就可以成為“標王”……
元旦前夕,廣州白雲機場進行了一場特殊的拍賣,國內7家航空公司以共計5.5億元的價格拍得“黃金航班時刻”。
此次拍賣被業內稱為民航航線資源管理改革的第一步,也拉開了新一年探索建立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模式的幕布。旅客能否從這一改革中受益?空中公共資源的分配,能否因此更加公平與透明?
航班時刻拍賣,票價會不會漲?
2015年12月30日,34家航空公司共同參與廣州白雲機場部分航班時刻的拍賣。最終,9個時段拍出的價格超過5.5億元,烏魯木齊航空出價9099萬元成為“標王”。此外,貴州航空、珠海航空、深圳航空、河南航空、東方航空、廈門航空也以2615萬元至9000萬元的價格拍得相關時刻。
這只是航班時刻拍賣的開始。根據民航局制定的《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方案》,將有兩種改革模式率先在上海、廣州兩地試點。一是廣州白雲機場開展以“時刻拍賣”為模式的初級市場改革試點,二是在上海浦東機場開展以“時刻抽籤+使用費”為模式的初級市場改革試點。
長期以來繁忙機場時刻資源供求矛盾突出,缺乏好的辦法對各方利益進行兼顧,也讓管理方頭疼不已。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工作,是行業深化改革、解決諸多矛盾的一次探索和嘗試。希望通過改革試點,建立起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的最佳模式,進一步促進航班時刻配置的公平、效率和競爭。
對於普通乘客來説,更關心的是航班時刻拍賣費的新增成本會否轉嫁到票價中,從而提高出行成本。
儘管參與拍賣的航空公司表示,機票價格隨行就市,不會將新增成本轉移給消費者,但這樣的“承諾”能否讓旅客放心,還需要時間檢驗。
中國民航飛行員協會副秘書長孫慧説:“航班時刻拍賣對市場肯定會有影響,從航空公司財務管理的角度看,這部分成本有可能會轉移到票價中。機票價格不是憑空而定,是依據燃油成本、機場起降費等綜合成本評估而定,航班時刻拍賣費自然也會考慮進去。只不過由於納入拍賣的時刻較少,作為3年使用費,攤到票價上漲幅會非常小。”
北京交通大學運輸經濟理論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紅昌認為,航班時刻資源有“準公共産品”的屬性,具有稀缺性,在分配上應考慮降低擁堵性、防止過度使用,擁堵成本在價格上應是經過測算的,不能完全以拍賣方式來解決問題。即使在美國、英國,拍賣的方式使用也並不多,對公共産品的分配最主要的是要公開透明。
競爭暗轉明,管理門檻不能降
在通過拍賣推動資源分配公平的同時,如何避免産生新的不公平,也是此次拍賣中各方關注的話題之一。
此次拍得航班時刻的贏家是國有三大航和海航旗下公司,均為國內第一梯隊的實力雄厚的航空公司。
相對於資金實力強、機隊規模大的大型航空公司,民營航空公司在時刻拍賣上不具優勢。參與此次競拍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最終空手而歸。孫慧説:“如果完全靠市場實力説話,民營航空公司在航班時刻競爭上會比較困難。”
專家表示,改革的目標,應該是提升航班時刻管理的科學性,在簡政放權的同時提高行政管理的法治水準。除了拍賣以外,航班時刻分配還應考慮航空公司的綜合評價指標,包括航班正點率、旅客投訴率等。
另有專家認為,此前航空公司在航班時刻上的競爭非常激烈,容易滋生權力尋租空間。“現在是暗轉成明的競爭,但對於航空公司競拍的門檻設定、航線運作的後續評價都需要完善。”中國政法大學航空與空間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起淮説。
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于丹認為,民航管理部門為拍賣設置了一定的條件,包括要求航空公司前2年實現安全生産,旅客投訴率不能超過一定比例等。但拍賣費用最後用於哪,投入到機場建設還是平衡航線運作,還需要進一步出臺細化政策。比如,對於一些虧損航線,航空公司經營意願小,是否可以用這筆資金進行補貼等,這也是讓旅客受益的選擇。
讓乘客有表達意願的機會
雖然航班時刻拍賣已經走出了第一步,但目前尚是試點。公眾關心的是,試點效果應如何評估?如果未來擴大推廣,是否應該徵求乘客意見?
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後要建立航線航班以及時刻資源配置多方參與機制,做到資源公開、規則公開、過程公開和結果公開。未來將總結廣州、上海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改革試點經驗,探索建立航班時刻資源市場配置最佳模式。
同時,這位人士表示,為保證改革試點工作的公開透明以及方案的科學性,將由第三方機構對改革試點效果實施監測評估。
孫慧認為,試點是否成功,應有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包括通過改革航空公司服務品質有無提升,旅客出行成本有無降低,市場競爭秩序是否良好等,這些問題都需要用數據回答,以此來評價試點效果。
專家認為,公共資源的分配方式有行政化的,有純市場化的,也有介於兩者之間的,分配方式的確定需要兼顧行業管理、航空公司和旅客等多方利益。
李紅昌認為,航空公司的評價體系需要公開透明,而不是貨幣化,要注重航空公司的經營績效,讓那些服務好票價有競爭力的企業獲得更多的“黃金時刻”,這有助於航空公司爭相提高服務標準。
民航管理部門提高行業管理水準最終是為了保障旅客利益,保障出行安全,降低出行成本。李紅昌認為,改革的規則制定需要引入公眾反饋的渠道,從資訊披露到收集、反饋,讓公眾有表達意願的機會,才會讓政策更加符合實際需要。(新華社記者 賈遠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