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貧困群眾“點單”政府配送“套餐”

  • 發佈時間:2016-01-06 08:33:33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肖克劉久鋒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吹響了脫貧攻堅戰衝鋒號,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既是一項艱巨任務,也是一個莊嚴承諾。當前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堅持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

  帶著問題,日前,記者深入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的腹地貴州省畢節市,走進貧困村,深度體驗貧困,通過解析貧困村的個案,探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路徑。

  識真貧——

  “四看三公開,兩議一公告”有機結合,既有“四看法”的優越性,又有“比差法”的民主性,貧困戶通過“比窮”方式確定,群眾心服口服,社會認可度高,解決了政策支援對象精準透明的問題

  在人們的印象中,城市中的中心應該是繁榮和富裕的地方,然而在烏蒙腹地的貴州省畢節市的主城區七星關區,卻擁有這樣一組讓人有些尷尬的數據:19個貧困鄉鎮,258個貧困村,23.05萬貧困人口。

  面對龐大的貧困群體,如何做到讓貧困群眾“點單”、政府“配菜”,發揮財政資金、扶貧資金的最大效用,真正做到“問需式”精準扶貧。

  通過系統調研和數據分析,七星關區得出貧困群眾的致貧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因病致貧,佔28.08%;二是有勞動力但缺資金、缺技術、沒有發展思路而致貧,佔37.38%;三是其他綜合因素致貧,佔34.54%。

  “從三類群體來看,因病致貧的群體只能通過醫療救助解決,因其他綜合因素致貧納入民政兜底保障的貧困戶和五保戶只能通過政府兜底保障,能夠真正採取措施幫助脫貧的群體,其實只是有勞動能力但缺資金、缺技術、沒有發展思路的貧困戶。”畢節市委常委、七星關區委書記宮曉農説。

  為了確保識真貧,七星關區在精準扶貧“四看法”基礎上,探索了“四看三公開,兩議一公告”精準識別法。據介紹,“四看法”和“比差法”兩種方式的結合,既有“四看法”的優越性,又有“比差法”的民主性,貧困戶都是由群眾自己通過“比窮”方式確定的,對貧困戶給予政策扶持,群眾心服口服,社會認可度高,解決了政策支援對象精準透明的問題。

  謀路徑——

  在扶貧開發中充分尊重農民的主體地位,變行政命令下的“被動式扶貧”為利益導向與群眾意願相結合的“問需式”“參與式”“主動式”扶貧,既能激發貧困戶自主創業的內生動力,又能確保項目安排不出現“跑冒滴漏”

  目擊貧困,更體會到脫貧攻堅之難。曲折的山路,儘管修成了水泥路面,依然難以掩飾道路的簡陋。在長春堡鎮埡關村,全村369戶人家中,有170多戶是貧困戶,沒有勞動力、沒有技術的苦惱制約著鄉民的發展。

  對症下藥,才能斬斷貧困的根源。一戶一個脫貧計劃、一套扶貧措施,脫貧的路徑才能清晰起來。

  在宮曉農的心中有一道等式:等號的一邊,是區裏的“一市五金多套餐”政策,另一邊,則是全區貧困群眾的脫貧攻堅。

  “我們通過先期開展試點工作總結提煉出的問需式精準扶貧新機制,由政府出資金、出政策、出思路,貧困群眾自願申請、自己選擇、自主發展。”宮曉農説。

  “一市”,即七星關區針對大量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傳統農業收益較低、部分耕地出現撂荒閒置的實際,按照政府出資建立的“苗木超市”。按照實施“問需式”造林綠化扶貧的思路,七星關區針對宜林地、具有一定勞動力、自願種的農戶,免費向農戶提供苗木,讓大家發展經果林或用材林。

  為了解決貧困群眾在發展中的資金難題,七星關區專門拿出1.5億元設立特困群眾大病醫療抵墊週轉資金、産業發展扶持資金、小額貸款貼息資金、風險兜底資金、産業發展擔保資金,每項3000萬元。

  “多套餐”,即根據貧困農戶的現狀、致富意願、致富能力等個體差異,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問需式”原則,讓貧困戶自選扶貧項目,因戶施策、精準扶持,設計了10項“扶貧套餐”,收錄了能繁母牛、綠殼蛋雞、烏骨雞、蛋鴨、黑山羊、設施蔬菜、脫毒馬鈴薯、蠶桑、蓮藕、羊肚菌等10個方面的種植養殖項目,並將在實踐中不斷充實和豐富套餐內容。

  七星關區委副書記聶忠智介紹,“套餐”由貧困戶主動申報,項目由貧困群眾自主實施,黨委政府僅提供技術指導和貸款貼息扶持,增強了貧困群眾發展致富的主體責任意識,提高了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扶貧主體由“政府主導”轉變為“群眾主導”,扶貧動力由“要我脫貧”轉變為“我要脫貧”,扶貧方式由“輸血式”轉變為“造血式”。截至目前,該區已有8000多戶群眾踴躍“點餐”。

  “‘一市五金多套餐問需式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在整個運作過程中,切實以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為出發點,突出了群眾的主體地位,轉變了群眾等、靠、要’的思想觀念,調動了貧困戶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畢節市委副書記李建説。

  真脫貧——

  建立“五金”,用1.5億真金白銀來推進“套餐扶貧”,這是黨委、政府重視扶貧工作的具體表現。實踐證明,只要黨政一把手認識到位,黨委政府工作重心就能夠迅速轉移到決戰貧困上來,扶貧工作就不會停留在口頭上

  兩頭蘇門達爾能繁母牛是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埡關村農民張祥印的全部希望。在他眼裏,3頭母牛不僅能夠解決他的生計問題,還能讓他趕上小康生活的步伐。

  今年58歲的他是當地的貧困戶,家裏幾畝山地一年只能收1200斤玉米和800斤馬鈴薯。年均純收入只有1000多元,入不敷出,長年為生計而苦惱。

  2015年9月,張祥印在政府提供的套餐中選擇了養牛套餐,到村裏出了證明,到鄉扶貧辦蓋了公章,不到半天,他就從農商行拿到了2.4萬元政府貼息的買牛貸款,開始了夢寐以求的養牛生活。他給記者算了筆賬:每頭母牛3年可産2頭仔牛,按每仔賣1萬元計,能有4萬元收入。

  通過企業、合作社、能人大戶等經營主體帶動産業扶持,帶動貧困戶獲益,關鍵在於利益聯結機制。能否實現利益聯結,其重要前提就是市場,就是銷售,就是效益。有利益才談得上利益聯結。

  發展得風生水起的撒拉溪鎮興隆村興聯蛋雞養殖場也是其中的受益者。該公司“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合作社擔保、貧困戶貸款入股、支農資金支援,組織貧困戶貸款入股發展,按股保底分紅,負盈不負虧,入股的貧困戶每戶股金5萬元,每年可分紅3萬元,同時還解決了部分村民的就業問題。

  養殖場老闆張永健告訴記者,養殖場之所以能保證貧困戶利益,其重要原因不僅是産品産得出,更重要的是産品銷得快、賣得好、效益高。在市場銷售中,興聯養殖場依託“烏蒙山寶·畢節珍好”這一農産品公共品牌,將雞蛋直銷深圳市,産品銷售快捷,供不應求,還比本地市場價格高。

  定制心儀的“致富套餐”,這讓貧困群眾謀發展脫貧致富的積極性高漲,動力十足,許多外出務工的群眾也紛紛回鄉發展。

  “我是在浙江打工的,聽到這個政策以後我就回來了,準備在老家貸款來養牛養豬,或者養雞。既可以賺錢,又可以和家人在一起,我覺得國家這個政策真的很好。”撒拉溪鎮衝峰村村民韓雙福,作為可以享受到該政策扶持的村民之一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在當地,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大家紛紛表示,希望借助好政策,發展致富路。

  撬資本——

  把扶貧資金、財政資金、社會資金、金融信貸資金等各類資金有機結合,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積極作用,創新了扶貧開發資金投入模式,確保投入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

  利用財政資金撬動金融資金,必須考慮兩個問題:首先,財政資金從哪來、夠不夠;其次,銀行有多大放貸規模,能不能滿足貸款需求,有沒有積極性。

  利用“五金”,去年8月以來,七星關區已發放小額貼息貸款1.32億元,需貼息2640.2萬元;精準扶貧産業發展資金已發放525萬元,産業發展擔保資金已擔保貸款4100萬元,扶持了26個養殖場,帶動上千戶貧困群眾參與發展。

  七星關的實踐也證明,建立一套有效的政銀合作機制,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用途和效益,就能解決銀行“嫌貧愛富”的問題,也能激發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政府、銀行、貧困戶三方滿意。

  同時,七星關區為了“一市五金多套餐”能夠順利開展,特別注重在制度保障、技術服務、資金監管等配套服務問題上下功夫。

  對每一個扶貧套餐産業項目,從投入到産出效益,均進行了精心測算,所推薦套餐項目都是投入小、見效快、回報高且2-3年就能夠實現脫貧目標的優質項目。

  精準扶貧多套餐,涉及種植業、養殖業等多方面,技術指導和疫病防控是精準扶貧多套餐發揮效益的關鍵所在。該區組織相關業務部門編印了《七星關區精準扶貧套餐技術指導手冊》,並組建了區級種植業技術服務組和養殖業技術服務組,為多套餐的實施提供技術服務保障。

  組織獸防人員對農戶進行培訓,針對養殖戶制定技術指導工作牌,在村級設立防疫點,在集中村寨設立配精站,通過多種方式選派獸防人員,做到每村一名專業獸醫。同時,區裏出臺了“政府埋單、群眾享受”的防疫制度,政府提供疫苗並按防疫工作每頭牛2元、豬1元、家禽0.2元的標準補助獸防人員,讓獸防人員到府免費給群眾畜禽做防疫工作。

  野角鄉在推進貼息貸款養牛項目過程中,還探索總結了“四到戶四把關九措施”工作模式、“四不貸兩具有”審核制度等工作機制,確保配套服務能有效跟上産業發展需要。

  撒拉溪鎮組織鎮村幹部進行市場調研,並通過幹部擔保,讓客商將商品牛運送到該鎮供群眾現場議價選購,確保貧困戶能買到平價、滿意的能繁母牛。

  長春堡鎮印刷“一市五金多套餐”群眾脫貧奔小康服務卡,明明白白告知群眾申辦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其他相關鄉鎮街道也結合實際,制定了相應的推進措施和辦法。

  “1.5億元設置‘五金’,至少可以撬動2億元以上的金融資金和2億元以上的社會資金參與扶貧,項目跟上,資金跟上,服務跟上,我們有信心讓全區23.05萬貧困人口三年之後全部脫貧。”宮曉農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