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公共文化服務需打通“最後一公里”

  • 發佈時間:2016-01-06 05:45: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的強大力量。近年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蓬勃發展,村村通工程、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用工程、農家書屋工程、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實施,為百姓獻上了內容豐富的文化大餐,也將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傳播到廣大群眾的內心深處。

  當前,我們並沒有滿足於“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有綜合文化站”的基本建設目標,而是正在佈局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借助網際網路以及各種行動通訊手段,打通了邊遠地區群眾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里”。各級地方政府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創新服務方式,有效擴大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覆蓋面,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也在穩步提升。

  不過我們還應意識到,隨著物質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接觸面越來越廣泛,對文化內容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一些地方對本地區居民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偏好認識不到位,在公共文化服務上大包大攬、搞“一刀切”式的行政命令。有的鄉鎮圖書館堆滿了捐贈的庫存書和過期刊物無人借閱;文化下鄉也只是翻來覆去的幾部舊戲和幾場舊電影;一些小城鎮不考慮展品情況而盲目建設博物館、美術館,因吸引不到高水準的展覽而門可羅雀……儘管這些問題並非普遍現象,卻依然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實施各項文化工程、佈局各類文化服務時,各級政府機關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公共文化舉辦的目的是什麼、服務的對像是誰。應當讓“送下去”的文化“接地氣”,將關係百姓的文化民生落實到位。

  為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首先應該從培育市場主體入手,因為市場才是配置資源最有效的手段。政府在充分了解群眾所需所想的基礎上,通過向社會文化團體購買服務來豐富服務內容、提升服務品質。這一方面可以解決長期存在的百姓需求與公共文化服務錯位問題,又能夠扶植民間文化團體,鼓勵他們創新節目內容,生産出大眾喜愛的文化産品。這種“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功能表化服務方式,推動了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和廣大群眾的文化需求有效銜接,真正形成了良性互動。

  為公共文化服務提質增效,還可以借助網際網路、新媒體作為有效手段。當今社會網路科技如此發達,借助手機即可實現網上沖浪,獲取自己需要的各種資訊。但是紛繁雜亂的網上內容也為人們獲取有價值的資訊設置了種種障礙,尤其是一些專業性、技術性、知識性的內容,還沒有一家網站可以免費提供。各級文化機關可以通過升級和完善公共數字文化設施網路,依託公共圖書館、文化資訊共用工程各級中心等,將人人持有的手機作為終端,提供方便快捷的資訊檢索服務。

  此外,各地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一些地方將大量公共文化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將建成場館的數量作為公共文化建設的“成績”。豈不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核心是服務,再豪華的場館沒有優質內容也只能唱“空城計”。因此,各地在硬體設施的建設上首先要進行先期調研,再結合城鎮化建設實際進行規劃實施。像大型圖書館、影劇院、文化中心、美術館、音樂廳等標誌性文化設施的建設,一定要功能優先、經濟適用,避免出現華而不實的形象工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