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各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
- 發佈時間:2016-01-06 05:45:1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數以萬計的民族群眾正在陸續進入城市。在將不同區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帶入的同時,也將民族性因素帶入到城市的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機遇前所未有,挑戰也前所未有”,成為當下我國城市民族工作的真實寫照。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共建共用、開放包容,讓民族群眾更好融入城市,成為我國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為此,各地積極探索建立起跨區域性的流出地和流入地對接協作網路,一張政府服務、社會服務、市場服務有機銜接的少數民族基本公共服務保障網路正在逐步搭建之中。
廣東作為全國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增速最快、數量最多的省份,現有少數民族人口341萬。在廣東各大中城市的工廠、學校、街道和社區,生活著少數民族群眾近270萬人。他們在廣東生活得如何?《經濟日報》記者近日走訪了廣州、東莞等地,真切感受到各族人民群眾在這裡安居樂業。
在廣州穆斯林當中,很少有人不知道位於越秀區光塔街光塔路63號的穆伊家清真超市的。超市老闆蘇正軍是一名來自寧夏西海固的回族人。1998年,27歲的他隻身來到廣州一家餐廳打工,憑藉著自己的誠實、勤勞,十幾年間,他從一個打工者逐漸變成了深受穆斯林群眾認可的清真産品經營企業的老闆,市場服務已輻射至整個華南地區。
在廣東,像蘇正軍這樣的外來少數民族群眾,正以他們適應的方式融進城市生活。
“我們不會特別區分哪個民族,因為大家都是一家人。”廣東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省民族宗教委主任陳小山説。近年來,廣東省不斷完善相關服務設施,全省清真餐飲、清真屠宰場、清真超市和專櫃等清真飲食網點逐步完善,解決了回族、維吾爾族等10個信仰伊斯蘭教民族的特殊生活需要。
東莞綠洲鞋業公司副總經理周樹榮告訴記者,公司現在有新疆籍員工400多人。公司為他們專門新建食堂、更換廚具,讓他們隨行的2名維吾爾族師傅擔任大廚,確保員工吃得舒服。新疆籍員工阿提日古麗説,這裡是她的第二故鄉,工作快10年了不想走。
不僅是企業,廣州、深圳等市在社區服務管理框架體系設計中,嵌入民族工作內容,將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少數民族服務平臺,在辦理證件、就業諮詢、技能培訓、法律援助和困難救助等方面,向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提供“一站式”服務。
“讓城市更好地接納外來少數民族,讓外來少數民族更好地融入城市,努力促進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廣東,這是幹部們經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深圳寶民社區黨委書記王永生告訴記者,他們社區通過開通“民族之家”家園網站,建立“寶民七彩民族花”微信群,以“尊重、引導、關愛、服務、幫助”為主題開展少數民族居民服務工作,在提升社區智慧化水準的同時,以心換心,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創新發展,全省深入創建、注重實效、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活動。陳小山説,“我們以民族團結進步模範社區創建為平臺,鼓勵各民族共居共樂,共用發展成果。如今,在廣東的少數民族流動人口同等享有入戶、社保等公共服務待遇,東莞市3年來共積分入戶少數民族人員1088人;佛山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與當地市民一同享有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