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繁榮之花盛開——寫在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前夕
- 發佈時間:2015-08-05 07:4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開幕前夕,記者走進內蒙古大草原,深切感受這裡發生的變化。
向北開放,舞臺廣闊
內蒙古橫跨東北、華北、西北,毗鄰8省區,與俄羅斯、蒙古國交界,邊境線長達4200多公里。獨特的區位優勢,決定了內蒙古在“一帶一路”四條線路之一的中俄蒙經濟帶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不可替代。
作為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地區,近年來內蒙古積極推進滿洲裏、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呼倫貝爾中俄蒙經貿合作先導區建設,實行差別化優惠政策,先行先試,全面推廣複製上海自貿區經驗,優化檢驗檢疫口岸查驗流程。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憑藉著內蒙古在“一帶一路”中的區位優勢,從事蒙俄貿易。
內蒙古中蒙(雲天)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雲天妮説,“目前我國商品出口主要依賴美國、歐盟、日本幾個市場,歐美市場日趨飽和,使得很多企業生意越來越難做。俄羅斯和蒙古國是仍待開發的新興市場,不失為國內企業開拓市場的重要渠道。”她的公司成立於2014年,正是看中了內蒙古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獨特地位。通過線下國際化商務貿易網際網路,借助線上交易平臺,他們將中國的産品入駐銷售到蒙古國及俄羅斯等周邊國家,同時將蒙古國、俄羅斯的特色産業引入中國。
2014年,內蒙古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完成145.5億元,增長21.4%,同比提高14.9個百分點。自治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必將給處於改革“深水區”的內蒙古經濟帶來強勁的增長動力。
真辦實事,百姓稱讚
儘管內蒙古這些年發展較快,但民生社會事業發展仍然滯後。為了補齊這個“短板”,2014年以來,自治區投入財政資金2440億元,在統籌做好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民生工作的同時,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創業就業、百姓安居的重點民生工程,實現了40萬人脫貧致富。
包頭市達茂旗塔爾紅河東側,是新建的專門安置1701戶禁牧轉移牧民的朵蘭戈爾小區。35歲的巴彥爾吉呼龍就是其中的一員。“以前,我家在牧區有1萬畝草場,養有300多只牛羊,每年能有十二三萬元的收入。”巴彥爾吉呼龍説,禁牧以後,在當地政府的扶持下,他開始了新的創業之路,生産和經營蒙古族手工藝品、傳統傢具和蒙古包。現在製作大蒙古包,一個大約售價要4.5萬元,製作週期3個月左右,完全採用傳統工藝手工打造。每年下來,大約能有十七八萬元的純收入。
達茂旗黨委書記伏瑞峰説,為了最大限度保障1萬名禁牧牧民增收致富,達茂旗優先推薦他們到旗內企業就業,增加工資性收入。鼓勵農牧民參與文化旅遊産業,探索增收新途徑。嚴格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獎機制,穩定牧民的補貼性收入。2014年,全旗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達1.05萬元。
守望相助,親如一家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興隆巷街道清泉街社區,居民們提起武荷香,就連連誇讚,“武書記把社區當成自己的家,和居民就像親人一樣,大家有什麼難事、急事都願意找她。”
清泉街社區有蒙古、回、滿、藏、維吾爾等9個少數民族228戶近千人。30多年來,武荷香一直無償照顧社區內的18位孤寡老人、6位殘疾人和4名孤兒。回族居民劉偉下肢殘疾,愛人沒有正式工作,女兒又在上大學,武荷香到府為他排憂解難,聯繫民政部門進行救助;蒙古族居民姚志敏因車禍致殘,全家人沒有住房,武荷香為其申請了低保,還幫助她家申請了廉租房……
“社區共有26戶少數民族困難家庭,我們建立了相應的少數民族困難家庭臺賬和少數民族低保戶臺賬,以便長期跟蹤服務。”武荷香情係社區,對社區內困難戶做到心中有數,各民族不分彼此。
民族團結之花在社區如此,在國有大型鋼鐵企業包鋼更是歷史悠久。從1950年白雲鄂博地質隊與當地蒙古族牧民進行首次“蒙漢人民大聯歡”,到1998年捐資援建呼盟“包鋼獵民新村”,包鋼已形成了完整的民族工作體系和不斷創新的工作思路。“可以講,包鋼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職工守望相助、團結奮鬥的歷史。”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彭德亮説。
在廣袤的內蒙古大地上,民族團結這一時代主旋律始終響徹草原、經久不衰。自治區民委副主任李國成表示,“幾十年來,無論我們在前進過程中遇到多少困難和風險,都始終保持了多民族的團結和統一,都始終保持了發展穩定的大局。”(經濟日報記者 陳 力 鄭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