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石油出口解禁難破美貿易逆差題

  • 發佈時間:2016-01-05 21:29:55  來源:國際商報  作者:榮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2015年11月美國商品貿易逆差達到三個月來最高,出口下降速度超過進口。在經歷了2015年9月和10月貿易逆差收窄後,2015年11月該數據擴大至605億美元或3.6%,成為自2015年8月以來最大貿易逆差。

  在此之前,美國國會終於解除了一項有著40年曆史的禁令,該禁令一直禁止美國公司出口原油。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沒有哪個産油國對自身設有此類禁令。

  那麼,原油出口的解禁能否緩解美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逆差?

  原油出口難迎高峰

  據美國能源署(EIA)官方網站的數據,2003年~2007年,美國的原油進口量維持在近25年來的最高點,當時其進口原油的速率大約在1000萬桶/天左右,而後逐步下降。2014年以來,其原油進口速率在650萬桶/天至800萬桶/天左右波動,原油進口量較高峰時期已經縮減了30%左右。

  在此背景下,即使解除禁令後美國石油出口猛增,但考慮到其進口量的縮減,美國的原油逆差仍十分巨大。國際商報記者梳理EIA官網數據發現,截至2015年12月11日,2015年美國進口原油25.66億桶,出口原油數據則為1.72億桶,兩者相差仍然為15倍。

  何況,“近兩年來,美國的原油進口依存度下降了很多,但是美國還是世界上原油進口最多的國家。儘管美國原油出口禁令放開了,不過對於北美地區來説,只是原油資源有了更廣闊的出路,在産量進一步增加之前,美國的原油出口不存在驟增的條件。”安迅思能源研究總監李莉告訴國際商報記者。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衛東同樣認為,相比美國的原油進口量,美國的原油出口量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即便美國解開出口禁令,仍然不會改變美國未來是原油凈進口國的現狀,也不可能會對國際石油貿易市場産生過多影響,並不會給美國進出口貿易帶來明顯變化。

  反助美高科技“保護主義”

  據美國能源署數據,2015年美國原油對外依存度降至25%,2005年該數據還為60%。近期,巴菲特斥鉅資買入煉油企業,共和黨正在推動撤銷美國原油出口禁令。有業內人士擔憂,美國一旦變成一個原油出口大國,再加上美國在金融市場的定價水準,以及美國一貫的“高附加值”能力,像中國這樣的原油進口國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就更加昂貴了。

  在李莉看來,目前市場有一個誤解,認為美國原油産量的增加將推動原油價格進一步走弱,有助於降低全球原油消費成本。實際上美國依然是一個原油消費大國,如果真正成為原油的供給國,美國不可能給全球輸出更便宜的石油,這是美國的生産力水準和市場及定價能力決定的,美國成為全球原油供給國對於全球市場來説,肯定會推升各類成本,而非降低。

  據美國商務部數據,美國2015年11月商品出口下降1.9%至1210億美元,為連續第二個月下滑;進口下降0.2%至1815億美元,是2015年2月以來最低值。由於強勢美元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限制了出口,過去7個季度中,有5個季度商品貿易增長面臨下行壓力。

  一旦美國成為原油的主要輸出國,美國就有更大的理由保持自身的經濟優勢。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為高管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談到中美貿易逆差問題,中國一直關心美國對中國高科技出口管制問題,實際上如果原油出口減少了美國貿易逆差,美國在保護高科技出口方面就更沒有壓力了,將延長對中國的高科技“封鎖”。

  “按照目前的貿易狀況,中國的主要外匯消耗是在石油市場和高科技專利市場,中國從美國進口晶片達2000億美元,跟進口石油的花費基本相當。未來美國有可能成為全球最主要的原油出口國,同時成為原油市場最重要的交易和定價中心,這對美國因時因勢調整貿易結構有很大的幫助,也有助於更好地保護自身高科技産品,以持續優勢。”上述人士透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