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PM2.5削減近六成 達標35微克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6-01-05 08:5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北京去年大氣污染治理成績單出爐。昨日,北京市環保局通報了2015年度北京空氣品質狀況。據市環保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去年北京重污染天氣主要元兇之一的PM2.5年平均濃度為80.6微克/立方米,市環保局副局長方力提出,北京將力爭在2030年將PM2.5年均濃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的國家標準。
15年內PM2.5削減近六成
張大偉介紹,去年,北京PM2.5重污染天數共42天,佔全年天數12%,其中,11-12月中發生22天,同比增加15天,重污染日平均濃度高達239微克/立方米。方力進一步提出,北京2030年力爭實現PM2.5濃度國標,這意味著,未來的15年,北京需要將PM2.5濃度在目前的基礎上削減近六成。
數據顯示,去年,北京四項主要污染物濃度繼續保持下降趨勢,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基本都已達到或優於國家標準,即使是濃度相對較高的PM10,超標幅度僅0.45倍。與上述污染物相比,PM2.5雖然實現了去年設定的年均濃度下降5%目標,同比降幅達到6.2%,但相比35微克/立方米的國標,卻還有著明顯的差距,尤其是去年最後兩個月持續發生的多次重度污染天氣仍然讓人對北京大氣污染治理情況頗感擔憂。有專家甚至明確表示,按照目前的進度,北京2017年PM2.5濃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恐難以實現。
去年底,北京在地方“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十三五”時期,北京的PM2.5濃度要比上年下降15%左右;隨後國家又為京津冀制定了今年區域濃度降至73微克/立方米、2020年降至64微克/立方米的目標;加上此前北京做出的今年PM2.5濃度降至60微克/立方米的承諾,各方都在向北京的大氣治污、污染減排工作要成果。
抵抗極端天氣能力仍脆弱
市環保局本次從政府的角度給出監測結果顯示,去年進入採暖季以來,極端氣象條件導致重污染天氣頻發,濃度抬升迅猛。然而,方力也承認氣象條件只是客觀原因,他直言,去年在同等條件下,北京的空氣品質較往年有所好轉,但這仍不能掩蓋目前本市抵抗極端氣象條件的能力很脆弱的現實,尤其是進入採暖季後。
“除了氣象因素外,北京PM2.5主要來源仍是燃煤和機動車等,這兩項污染源在不同階段發揮不同作用:PM2.5濃度快速爬升階段,燃煤影響顯著,而到了積累階段,機動車二次轉化卻是加重污染的主因。”張大偉表示。
此外,京津冀區域污染傳輸也是不可忽視的“致霾”因素。張大偉透露,去年,北京發生重污染的天數中,有80%左右同時也伴隨京津冀區域的大範圍重污染,這意味著,在研究北京PM2.5來源時,不能僅聚焦本地污染。“根據測算,區域傳輸對北京全年PM2.5平均濃度的貢獻約為28%-36%,雖然具體數值還不能精確定量,但各地排污會影響周邊城市空氣品質是肯定的。”張大偉表示,如果從區域層面來看,京津冀PM2.5最主要的來源還是燃煤。有專家進一步分析稱,雖然近年北京壓減燃煤力度非常大,城區無煤化實施進程也基本符合業界預期,但與北京接壤的河北、天津的部分地區,可能和北京的部分區只有一村之隔,但對於燃燒散媒、劣質煤的管理卻有著較大的區別,這也是此前北京力推京津冀環保部門能採取同一監管標準,甚至交叉檢查的主要原因之一。
決戰之年向治污難題進軍
“今年是北京2013-2017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決戰之年。”市環保局總工程師于建華坦言。因此,于建華提出,今年北京將主攻改農村散媒、治高排放車、整治城鄉接合部三大領域。專家分析稱,目前北京大多數常規治污手段的實施力度幾乎已見頂,根據先易後難的原則,現在已經進入了必須攻克治污難題的時候了,而市環保局提出的這三項重點領域也是以往非常難管理的部分。
具體來説,今年北京將基本實現城六區和平原地區農村採暖“非煤化”,以電採暖為主,燃氣分戶、熱力管網輻射、低氮燃氣鍋爐集中等採暖方式為補充,加快農村採暖清潔化步伐;制訂鼓勵使用電水壺、小噸位電鍋爐等措施,淘汰農村地區燃煤茶浴爐等政策。而在令北京政府十分頭疼的機動車污染治理上,今年北京將綜合施策降低機動車使用強度,減少機動車特別是高排放車的污染排放,比如:高限處罰尾氣超標排放車輛,繼續實施淘汰補助,加快老舊車淘汰;對國Ⅲ柴油車,簡化尾氣超標處罰程式,加大簡易處罰、鐳射遙測力度。對“假國Ⅲ”的外埠柴油車,一律高限處罰。
此外,在以往治理難度較大的城鄉接合部,于建華表示,北京將結合棚戶區改造、拆除違法建設、綠化造林等工作,加快清退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污染物超標排放的“小散亂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