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東亂局正經歷空前變化

  • 發佈時間:2016-01-05 07:42:00  來源:文匯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是中東戰略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年,是中東反恐形勢深刻變化的一年,也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全面擴張和局部受挫的一年,更是世界大國與地區大國在中東密集角逐的一年。

  極端組織全面擴張和局部受挫

  2015年最突出的變化是,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擴張勢頭已經超越了敘利亞和伊拉克,向阿富汗、埃及的西奈半島、葉門和利比亞迅速擴張,其恐怖活動遍及歐、亞、非三大洲。其中尤以去年5月的科威特、突尼西亞和法國巴黎系列恐襲事件以及去年10月底和11月分別在埃及西奈、黎巴嫩貝魯特和法國巴黎發生的炸機、恐襲事件為標誌,極端組織已不止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攻城略地,而是發動針對整個人類的恐怖襲擊。而去年極端組織與人類對抗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不分國籍、不分宗教信仰、不分青紅皂白地屠殺人質。

  然而在敘、伊局部區域內,極端組織的進攻勢頭受到遏制,他們已從進攻全面轉入防禦,部分地區甚至出現了潰逃,其多名重要的作戰指揮官和財政運營官被擊斃。在俄羅斯、美國等國先後發動對敘利亞“伊斯蘭國”油罐車和運輸通道的轟炸,以及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極端組織制裁協議後,極端組織的資金鏈有可能斷裂,其運輸通道也有可能陷入癱瘓,至少在一段時間內,極端組織的資金來源和武器來源受到封堵。

  俄羅斯高調重返中東

  去年最突出的一個國際現象是,俄羅斯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大國中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的主力。自去年8月底以後,俄羅斯全面介入敘利亞反恐,派遣海空力量發動對敘境內“伊斯蘭國”的打擊,並力挺阿薩德政權。經過不到三個月的打擊,俄羅斯成功地實現了保住阿薩德政權的目的,並在敘利亞境內站穩了腳跟,而且完全恢復甚至拓展了在東地中海的軍事存在,形成了重返中東的大勢。

  去年11月23日,土耳其擊落俄戰機事件,不僅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土、俄之間在敘利亞的均勢,使得土耳其成為俄羅斯在中東重點削弱的目標國家。俄、土兩位強人總統互不相讓,而美國和歐盟國家作壁上觀,並未採取有實際意義的行動站在土耳其一邊。這使得普京總統感到西方的威脅不過如此,對土寸步不讓。俄一方面通過曝光各種土耳其與“伊斯蘭國”勾結的證據在道德上和政治上猛擊土耳其的軟肋,一方面則趁機加強對土敘邊境的管控,打擊敘利亞親土力量,切斷土耳其與極端組織聯繫的通道,並組建埃及、塞普勒斯、希臘、俄羅斯四方夥伴關係,加強了在塞普勒斯、亞美尼亞的軍事存在,增加了在敘針對土耳其的軍事部署,使得土耳其倍感壓抑,難以繼續維繫在中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俄羅斯除了發動對“伊斯蘭國”的戰略空襲和教訓土耳其外,去年的一個重要舉動是建立“4+1聯盟”,即俄羅斯與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真主黨組成的反恐聯盟。雖然這個聯盟在功能上仍不能算是軍事聯盟,但俄羅斯和伊朗的確在美國主導的中東反恐聯盟體系的控制區域中打入了一個重要楔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中東大國角逐的力量對比。目前這個聯盟運轉順利,各方相互呼應、相互協調、相互提供戰略支援。反觀美國領導的64國反恐聯盟倒顯得有名無實,大而無當。美國與沙特、土耳其之間,美國與其歐洲主要盟國之間,歐洲盟國與土耳其、沙特之間在反恐理念、反恐策略和反恐行動方面都存有巨大的差異,很難協調一致。因此2015年也是俄羅斯從美國手中部分地奪取反恐主導權的一年,是俄羅斯擺脫北約戰略圍困成功的一年。

  主要國家的地位和關係發生重大變化

  去年中東主要國家如土耳其、沙特、伊朗、埃及和以色列的國家地位和相互關係均發生了重大變化。

  去年是沙特異常活躍、喜憂參半的一年。沙特的一個突出變化是,在軍事、外交上異常活躍。首先是去年3月底發動了對葉門的戰略空襲,然而在9個月的時間裏,沙特對葉門的打擊乏善可陳,倒是誤傷了不少平民百姓。沙特先後組建了阿拉伯聯合部隊和伊斯蘭34國反恐聯盟,並召集敘利亞各種政治傾向的反對派到沙特聚會,討論敘利亞前途問題,但作用力很小。不僅如此,沙特在石油輸出國組織內繼續就油價和減産問題與伊朗和俄羅斯角力,弄得産油大國對沙特怨聲載道。到了今年初,沙特于2日處決47名恐怖主義囚犯,其中包括知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尼米爾,引發伊朗強烈不滿。隨著伊朗示威者火燒沙特大使館,沙特宣佈與伊朗斷交,兩國徹底撕破臉。

  縱觀去年,沙特雖然在軍事上和外交上聲勢很大,但因其出手過多加之自身的諸多失誤,使得沙特實際上失去了阿拉伯世界和伊斯蘭世界盟主的地位,所搞的重大外交活動雷聲大、雨點小,並無實際太多意義。雖然沙特與土耳其之間實現了在敘利亞問題的高度合作,但沙特的夥伴國家埃及、卡達卻與其貌合神離。

  反觀伊朗,去年是伊朗在戰略上收穫最大的一年。去年7月伊核協議的簽署是伊朗擺脫外交孤立的重大勝利。在伊核協議後,伊朗迅速與俄羅斯等國結成戰略同盟,並鼓動和支援俄羅斯在敘利亞發動針對極端組織的戰略空襲,擺脫了伊朗單獨支援阿薩德政權力不從心的窘境,同時繼續聲援葉門胡塞武裝,在戰略上拖住了沙特。伊朗已被美、俄雙方特邀為敘和進程的參加方,以正常國家的面貌進入國際舞臺。俄羅斯對敘利亞的軍事打壓,使得伊核協議簽署後,伊朗在中東戰略地位和參與度大幅提升。隨著伊朗與沙特斷交,兩國爭奪伊斯蘭世界領導權的爭鬥將更加激烈。

  去年是土耳其政治外交嚴重受挫的一年,由擊落俄羅斯戰機事件引發的土俄危機繼續發酵。土耳其不僅因此事及與“伊斯蘭國”暗通款曲而名聲不佳,而且失去了對敘利亞反對派的主宰權和對敘北部地區的控制權。土耳其只得在美國的斡旋下,迅速與以色列復交,在戰略上形成以、土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敘利亞之勢,暗中對俄羅斯在敘軍事行動形成掣肘,擺脫俄羅斯對自己的戰略鉗制,在反恐問題上,不得不從做樣子到動真格。

  去年是以色列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擺脫孤立的一年。去年初,內塔尼亞胡總理親赴美國國會演講,明裏暗裏敲打奧巴馬的伊核談判;伊核協議簽署後,內塔尼亞胡又縱橫捭闔,既與普京保持密切對話關係,在俄戰機進入以領空之事上給予積極合作,又恢復了與奧巴馬和美國政府的正常關係,還借助中東反恐亂局繼續打擊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擴大和鞏固其在巴以和平進程中的強勢地位。以色列在中東的話語權雖然不大,但卻是美國在中東首先要捍衛的戰略資産。

  2016年,中東戰略格局還會發生新的變化,如果各個國際反恐聯盟之間願意合作,如果大國在敘和與反恐問題上能取得相對一致,則“伊斯蘭國”還將遭遇新的打擊,其在全球擴張的勢頭將受到遏制。人們期待整個中東從無序向有序過渡發展,如果安理會的決議能得到有效落實,那麼極端組織的末日也將屈指可數。記者 周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