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獲得對等的尊嚴

  • 發佈時間:2016-01-03 05:45:3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打破高知識和低收入之間的不對等關係,獲得和知識對等的收入和尊嚴

  在前兩天的一篇報道中,年輕的研究員月薪7000元,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後所剩無幾的境遇讓人倍感唏噓。這並非一個新現象,高知識低收入的問題困擾中國科研人員已久。上世紀90年代,北京知識界就流傳過一個順口溜:“遠看像撿破爛的,近看像要飯的,仔細一看原來是搞科研的。”在自嘲中帶有幾分斯文掃地的無奈。直到今天,在北京的科研人員中,仍有一部分人月收入徘徊在3000元—5000元。

  待遇過低會對科研人員自身造成很多困擾,前兩年青年學者張暉積勞而逝,就與此直接相關。但這一問題最終影響的是整個國家的學術水準。我們知道,一個科研人員一般要經歷10年寒窗才能拿到博士學位,獲得進入科研殿堂的準入證,這10年的投入不可謂不多,但當他懷著滿腹的才華走上科研之路時,卻發現低回報的工作根本不足以養活自己和家人,致使很多有能力、有水準的研究者不得不轉投其他行業,從而造成大量人才的流失,使科研人員的流動變成了一個逆向淘汰的過程,這對國家的科技和知識的進步影響可想而知。

  此外,為了能夠獲得足夠的資源,很多科研人員往往不能安於本業,需要把時間和精力放到項目申請、評審上。申請的項目越多,獲得的資金也就越多,一些研究者手中的課題就像攤大餅一樣,越積越多,越攤越大。而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為了順利結題,就不得不在項目成果中摻水,最終造成學術品質的大滑坡。可以説,當下學界只重數量,而不重品質的不良風氣,和課題項目主導下的學術生産有著直接的關係。

  在感慨當下的同時,不妨讓我們回首往昔作個對比。新中國成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學者的收入保持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穩定的收入使知識分子不必為生計而奔波、鑽營,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到科研中。當時的知識分子能夠保持如此旺盛的創造力,顯然也與他們擁有充足的收入有關。

  作為科研人員中的一員,我想説的是,科研人員希望能夠打破高知識和低收入之間的不對等關係,獲得和知識對等的收入和尊嚴。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