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或設成品油“天花板價”與“地板價”

  • 發佈時間:2016-01-01 06:33:11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上月二次在調價窗口中暫停下調成品油價

  而國際油價單日再暴跌3%全年慘跌31%

  據悉,國家發改委昨日就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再次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就成品油價格機制是否應設置“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價格調整方式如何簡化、優化等問題發表意見;預計此次大範圍徵求意見後,價格機制完善的重點和方向將基本明確。

  本週二,國家發改委再次暫停向下調整成品油價,為2015年12月裏的第二次在調價窗口中暫停下調油價;同期的國際油價繼續滾滾向下,2015年12月下旬的盤中多次刷新了7年新低,本週四淩晨美國油價以低至36.6美元/桶報收,盤中一度暴跌3%,延續了“熊市”。

  文/ 廣州日報記者 井楠、耿旭靜

  昨日傍晚,廣州日報記者從央視財經等平臺獲悉:國家發改委週四就進一步完善成品價格機制再次召開座談會徵求意見;就成品油價格機制是否應設置“天花板價”和“地板價”,價格調整方式如何簡化、優化等問題發表意見;預計此次大範圍徵求意見後,價格機制完善的重點和方向將基本明確。

  石化企業:

  已經HOLD不住了

  有“地板價”才公平

  雖然設立“天花板價”與“地板價”遭遇了不少用油企業、普通消費者的反對,但該結果依然在多數機構的預期之中。大型石化企業普遍對此表示歡迎,廣州日報記者分別致電了中石化、中石油北京總部的新聞辦公室,兩家企業均表示:“上封頂、下保底,市場才能真的公平。”

  其中一家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透露:雖然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兩家企業的採掘業務佔比都沒有超過50%,但卻在很多項目上受累于國際油價的暴跌,乃至兩家上市公司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出現了超過40%的大幅度減少,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出現(中國石油甚至公告預期2015年全年業績出現大幅度減少);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引導加以“保底”,類似的大型企業的部分業務真有支撐不住的可能性,不僅會虧損,而且或干擾正常的供給與流動,對於企業與社會危害都很大。

  為此,卓創諮詢等多個機構推測:除了被公開的環境保護的原因,管理層在2015年12月兩次暫停了成品油下調,也與對大型油氣企業的保護有關,需要穩定類似企業經營,從而穩定整個市場。適逢國企改革油氣改革的關鍵時間段,企業經營穩定,似乎更利於後續改革,比如混合製經營,又比如油氣機制改革。

  中宇資訊分析師張永浩告訴廣州日報記者,在前期原油價格二次探底的時候,曾經有來自石油系統的聲音,提出了“價格地板”的概念。在舊版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中有價格地板的模式,就是原油在處於40美元以下時暫緩調整成品油價格。不過新版定價機制中已經沒有了這樣的描述。低油價的長期持續,給國內石油系統全産業鏈都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管理層為了適當保護國內煉化企業會選擇重新啟用了價格地板模式。

  消費者

  國內成品油稅負

  已佔油價近半

  回顧近兩年來的原油走勢可以發現,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開始出現“斷崖式”下跌,近日美原油價格更是跌至35.52美元/桶,觸及2009年2月18日以來的最低價,目前國際油價與2009年接近;截至本週四晚間,2015年油價全年跌幅為31%。與之對比,國內成品油價的降價幅度、速度卻只有國際油價的約一半而已。

  成品油價格水準的高低也直接影響稅收多寡,近年來受經濟和結構性減稅等因素影響,國家財政收支出現了很大的壓力。保持油價在一定水準,有利於財政收入。最新的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份,全國財政收入11087億元,同比增長11.4%。去年1~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收入139935億元,同比增長8%。去年11月份,全國財政支出16069億元,同比增長25.9%。而去年1~11月累計,全國財政支出150223億元,同比增長18.9%。然而,部分用油企業與消費者指出:目前我國成品油稅負已經達到一個相對較高的水準。

  自2014年11月29日起,國內成品油消費稅連續三次上漲,上漲幅度為0.52元/升,調整後汽油、石腦油、溶劑油和潤滑油的消費稅提升至1.52元/升。以目前廣州地區92號油零售價計算,5.7元中總稅價2.63元,稅負佔比46.14%。其中消費稅高達1.52元,是稅負中最大的一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