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旅遊業改革 從供給側改變

  • 發佈時間:2015-12-31 04:33:14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梁建剛

  臨近年底,各大線上旅遊商(OTA)又開始年終促銷大戰,“紅包”“尾單”滿天飛,場面頗為熱鬧。

  OTA熱情很高,可消費者對此卻不斷吐槽:名不符實的紅包、明降暗升的尾單、買易退難的産品、限制多多的改簽,還有類似“天價大蝦”“影子團友”的種種無奈,諸如此類問題時有發生。一些“受過傷”的消費者甚至表示“旅遊就是花錢買罪受,逢年過節不如留在家裏好”,等等。

  這樣的市場感受,問題出在哪?

  從統計數據來看,雖然線上旅遊風頭正勁,可實際市場滲透率不過10%。也就是説,中國尚處於傳統旅遊+網際網路的轉型階段,各大OTA規模增長,不過是分享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增長的紅利。目前,尚沒有一家OTA真正進入品牌經營時代。即便規模有所增長,消費者的反應也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當下旅遊産品的供給出現了問題。

  驢媽媽創始人洪清華日前表示,當下旅遊業在供給側的體驗最差,誰率先改變,誰就能獲得更多紅利,這是旅遊業真正的藍海。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也提出,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品質和效率。仔細分析當下中國旅遊業出現的各種問題,主要癥結正是“供給側”。

  消費者花錢旅遊是為了舒心,可舒心卻成了花錢也未必能辦到的事。旅遊線路多得令人眼花繚亂,但有品質的卻沒幾個;國內景區成百上千,但大多同質化,都還停留在靠收門票的觀光遊;一些酒店一盞水晶燈可以花上百萬元,可牙刷劣質、廁紙又硬又差;導遊規模幾十萬人,可大多都盯著遊客的錢袋子,服務意識跟不上……這些都反映出旅遊業有效供給不足。

  當我們提供的旅遊産品無法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無法滿足新興人群對個性化旅遊的需求時,結果就只能是越來越多的遊客寧願選擇高價位的海外遊。

  旅遊是一種體驗經濟,只有當消費者體驗到舒心,才會反覆消費,最終讓旅遊服務企業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獲益。從這個意義上説,旅遊業最終的決定者是消費者。

  那麼,旅遊業供給側怎樣改變?

  不妨就從一張紙、一把牙刷等小事做起。每一個針對消費者的細節改變,都會改善消費體驗,這才是中國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畢竟,OTA依靠流量活著的好日子不會太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