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機器人助推汽車製造再上臺階

  • 發佈時間:2015-12-31 03:14:2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早、應用數量最多、應用能力最強的行業。全世界有超過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汽車行業。專家認為,我國汽車業應充分吸收發達國家機器人應用技術,繼續提高我國汽車産業自動化水準,同時,把汽車産業的工業機器人使用經驗推廣到其他行業,為加快實現“中國製造2025”提供借鑒

  在今年舉行的2015世界機器人大會上,有專家給出了一組數據:全球汽車業産值是8650億美元,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在其中産生了6560億美元的價值。

  “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應用最早、應用數量最多、應用能力最強的行業。”對此,中國電子科技集團21所所長、元器件高級專家施進浩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合資品牌汽車生産線的不斷引進,我國已經達到了年産2000萬台乘用車的生産能力。與幾十年前相比,汽車産能增加了數百倍,但産業工人的數量卻變化不大,説明瞭以機器人為代表的自動化水準的提升,促進了汽車産業的發展。

  目前,國內外汽車行業應用工業機器人的情況類似。從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汽車行業仍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最多的領域,在日本、德國和美國等機器人應用較多的國家,汽車行業工業機器人數量是其他行業的7倍。

  “這是因為,中國汽車行業中合資企業佔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從建廠之初到生産方式再到經營管理基本都是學習國外車企的模式,在工業機器人應用方面舍得投入,國內外差距不是特別大,總體看國內汽車行業自動化水準是很高的。”賽迪顧問裝備産業研究中心分析師王鎵垠表示。

  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讓汽車産業“如虎添翼”。據施進浩介紹,全世界有超過50%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在汽車行業。焊接和噴漆是最早應用機器人實現自動化的,隨後,在裝配、搬運、監測以及機器人零部件生産等方面都引進了機器人技術。

  王鎵垠也認為,工業機器人推動了汽車行業的加速發展,主要體現在實現高産量,大幅提高汽車整車和零部件的品質和均一性,提高整車裝配技術水準和品質,替代人工完成很多高強度高污染及惡劣環境的工作,節省人工和管理成本,實現生産和供應鏈資訊化智慧化,提升企業總體效益等等。

  為何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在汽車行業應用最普遍?對此,王鎵垠回答説,因為相比其他行業,汽車業對産品尺寸、品質、精度和組裝的要求比較高,需要高品質、大規模生産並替代人工重復勞動。基於同樣的原因,電子業應用機器人也非常普遍。同時,目前生物醫藥、食品等領域的工業機器人應用也越來越多。“與其説是汽車領域最普遍和最成功地應用了工業機器人,倒不如説是汽車領域牽引了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施進浩認為,主要原因是汽車生産的流水化作業適合機器人的導入;汽車企業資金雄厚,其焊接、噴塗等工藝適合採用機器人提高産品品質並最終降低成本;汽車企業技術力量強,能夠使用好機器人這種複雜的自動化産品並不斷提出新的技術需求。

  然而在汽車業,中外應用機器人的差距依然存在。“最突出的一點是,從産業鏈來看,雖然國內車企工業機器人應用水準較高,但其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的應用水準就要低得多。而國外先進國家是汽車全産業鏈的工業機器人應用水準都高,零部件供應商和車企本身的差距不明顯。”王鎵垠指出。

  機器人密度也有差距。據施進浩介紹,業界經常用産業中的每萬名産業工人對應的機器人應用臺數來衡量自動化水準。國內汽車産業在200台以下,而歐美等世界先進國家都在1000台以上。從這個數字來看,中外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如何繼續用好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來提升我國汽車業發展水準?王鎵垠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産設備在汽車及零部件、原材料生産中的應用程度,提高其技術水準,向包含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倉儲物流等全産業鏈的自動化智慧化生産方向推進。在全行業加速推進智慧製造生産方式的應用。

  其次,要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對採購、生産、倉儲、物流等環節進行物聯網改造,全面應用智慧化管理系統,實現生産柔性化,使企業效率最大化。打破傳統生産企業—總經銷—區域經銷—分銷商的多層級銷售方式,結合網際網路、金融等手段,創新銷售模式和品牌塑造。發展個性化定制生産及相關的售前、售中、售後服務,充分認識強調後裝市場和零部件市場的重要性。

  “我們要充分吸收發達國家機器人應用技術,繼續提高我國汽車産業自動化的水準。扶持國産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技術企業,提高國産工業機器人的份額。同時,把汽車産業的工業機器人使用經驗推廣到其他行業,為加快實現中國製造2025提供借鑒。”施進浩説。

機器人(300024) 詳細

機器人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藍英裝備 10.95 10.05%
2 光啟技術 27.78 10.02%
3 紫光股份 80.14 10.01%
4 賽為智慧 18.52 9.98%
5 上海機電 22.65 6.59%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華昌達 10.89 -6.76%
2 韻達股份 47.84 -4.32%
3 雅化集團 12.83 -4.25%
4 海源機械 16.64 -3.70%
5 美的集團 52.84 -3.1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