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穿越風雨 才見彩虹

  • 發佈時間:2015-12-31 03:14:3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的中國資本市場,因其大起大落,因其變幻莫測,給每一位參與者都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但當我們站在歲月門檻上回望這一年,所有的波折都像是河流奔向大海前激起的漩渦,河流的走向並未因之改變。資本市場發展、規範、開放的路徑依然清晰,國際化、法制化、市場化的取向更加明確。

  為什麼要發展資本市場?我們該有一個什麼樣的資本市場?這是中國資本市場自誕生之日起就面對並解答的問題。2015年資本市場提交的答卷依然遵循兩條主線:一是發展,二是改革。

  創新、發展是資本市場永恒的主題。中小創市場表現風生水起;新三板掛牌企業從年初1500多家增加到5000多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四板)的基本定位得到明確——一個由主機板、中小創、場外市場等組成的金字塔式結構已然成形,這些市場功能互補、錯位發展,基本覆蓋了企業從初創、成長到成熟的全生命週期的融資需求。此外,債券市場全年發行量較上年近乎翻番,商品和金融期貨品種更加豐富,大大拓展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開放、改革是資本市場不變的旋律。“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權益得到充分保護”,是中央對包括股票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提出的要求。圍繞這個願景,資本市場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步伐從未停止。

  去年11月開通的“滬港通”一年間運作平穩,交易結算機制完善,經受住了內地和國際資本市場大幅波動的考驗;內地與香港首批互認基金獲批,3隻內地基金已經在港“上架”銷售。在與國際慣例的對接中,雙向開放擁有越來越多可借鑒、可複製的經驗。

  針對前期股市大幅波動暴露出的監管缺失和制度短板,加快制度建設、完善規則體系成為各方共識。加強金融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市場互聯互通、強化協同監管,正在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

  2015年接近尾聲的時候,消息傳來: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被列為資本市場發展“重中之重”的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駛入“快車道”,市場將進入全新的發展階段,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得以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將大幅提升,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有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

  年輕的資本市場固然還有著各種“成長中的煩惱”,但可以預見,肩負各方厚望的資本市場,必將在推進供給側改革的棋局中,在支援“雙創”的大潮中,在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攻堅戰中,在配置居民財富的版圖中,扮演無可替代的角色。

  展望即將到來的2016年,雖然外部充滿各種疊加的不確定性,但資本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是可預期的:新興戰略板的設立、原油期貨的開通,新三板的完善、四板的發展,債市的互聯互通、“深港通”的蓄勢待發……中國資本市場的時間表上已經密密麻麻地寫滿了期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