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際原油市場格局正在改變

  • 發佈時間:2015-12-31 03:14:3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5年油價一路下行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市場供求關係失衡。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導致國際原油市場的需求疲軟。歐佩克為了維護其市場份額,自2014年年中起維持較高的産量配額,拒絕通過減産調控國際油價。與此同時,美國頁巖油産業發展迅速,美國原油産量和原油儲備不斷增加,給整個原油市場帶來更大利空。

  隨著價格的下跌,過去一年對國際石油行業而言也充滿了艱辛。油價持續走低,迫使各大石油巨頭開始“節衣縮食”,投資大幅減少、裁員潮頻現,上游開採行業的生存壓力驟然提升。對於美國頁巖油産業而言,受到歐佩克的打壓,其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今年10月份,美國頁巖油開採鑽機數已經較去年同期下降了將近一半,這一趨勢在年末仍在持續。

  價格戰與市場份額

  從2014年6月歐佩克部長會議開始,國際原油市場份額大戰拉開序幕。隨之而來的便是已經持續將近一年半的價格單邊下跌。歐佩克為了維持自身的市場份額,打壓美國頁巖油産業,不惜犧牲自身利益,將産量維持在高位,以壓低油價。雖然這一“招數”在外界看來算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自殺式”策略,但在維護市場份額方面,歐佩克基本達到了預期目的。美國頁巖油産業迅速發展的勢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這給了歐佩克一個喘息之機。

  目前,歐佩克成員國的原油産量佔到全球原油産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仍處於主導地位。但近兩年非歐佩克産油國特別是美國原油産量的不斷增加,使國際原油市場格局正在改變,其特點是歐佩克對國際油價和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能力逐漸減弱,市場正在逐步脫離歐佩克對油價的絕對掌控,轉而在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産油國之間尋找平衡。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目前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産油國都在為過低的油價“埋單”,但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近兩年所採取的策略顯然收到了顯著的成效。數據顯示,2014年非歐佩克産油國的增量基本維持在240萬桶/天的水準,但最新的預測顯示,明年非歐佩克産油國的産量將開始逐步縮減。國際能源署的預測顯示,明年美國原油産量也將減少至1240萬桶/天左右的水準。

  分析指出,明年歐佩克“犧牲價格換份額”的策略將開始逐步見效。但是全球需求增長乏力卻是歐佩克無法改變的一個現實。

  供需關係平衡難

  供需關係始終是決定市場和價格的重要因素。在國際原油市場中,近兩年一個平衡的供需關係始終沒有出現。這也是導致國際油價在過去一年半中一路下跌的重要原因。供大於求始終主導著國際原油市場。在這種供求關係下,油價除了下跌沒有別的選擇。

  12月,國際能源署發佈的展望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長將維持在120萬桶/天,增速較此前日增130萬桶的預測有所放緩。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表示,明年國際油價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歐佩克成員國11月份的産量已經上漲到了3173萬桶/天的高位,略高於該組織對外公佈的産量上限。明年伊朗將隨時回歸國際原油市場,這部分産能無疑將給已經失衡的供需天平再添一個沉重的砝碼。

  2016年充滿挑戰

  近來,一項牽動市場神經的預測來自高盛集團,其公佈的報告指出,明年國際油價將有可能跌至20美元/桶。雖然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高盛的預測過於極端,且市場也希望能夠在明年迎來油價的緩慢回升,但近兩周來市場的表現卻大有驗證高盛預期之勢。歐佩克最後一次部長會議結束後,市場分析人士對明年國際原油市場最普遍的預期是“充滿挑戰”。

  最大的挑戰可能莫過於國際社會對伊朗的制裁將逐步取消,伊朗的原油産能將在明年回歸國際市場。這部分産能對國際市場的供需平衡是相當大的壓力。

  另外,美國頁巖油産業雖然暫時受到了一定衝擊,但相關企業正在通過技術升級努力降低開採成本,一部分有實力的頁巖油開採企業仍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能夠在衝擊之下繼續發展,隨著本輪産業衝擊的結束,美國頁巖油開採中長期仍將呈現出上升趨勢,這一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供需失衡的局面。

  在持續供大於求的市場環境下,國際油價明年迅速回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市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在2016年中,油價可能會觸底並開始回穩,年末油價將有可能穩定在60美元左右的區間內,但此前國際油價仍將繼續在低位徘徊相當長一段時間。

  當然,對於全球經濟復蘇而言,低油價將會幫助企業有效降低成本,將更多投資用於其他業務領域,從而間接助力經濟復蘇。對消費者而言,能源開支降低和低油價將會進一步刺激消費,拉動內需,推動經濟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